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桐木镇“四改三建”促推生态环境大改善

作者:杨玲 发布时间:2015-12-18 10:42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为持续推进双创和汉江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桐木镇全力开展以改陋习、改面貌、改住房、改圈厕、建机制、建设施、建绿色庭院(单位)为内容的“四改三建”环保行动,初见成效。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改陋习。针对村民长期以来垃圾乱丢,杂物乱放,对“脏、乱、差”环境视而不见的卫生观念和陋习,该镇以《环保法》、美丽乡村建设、健康生活知识为重点内容,通过召开群众会议、刷写标语、宣传车、进校园有奖知识竞答以及健康知识测试等多种有效措施,提高农民对环境卫生与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参与的动力,大力营造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桐木的浓厚氛围。
    二是加大环境整治改面貌。以县镇道、镇村道、通组路、河沟两岸以及直观坡面、村庄院落等公共部位为重点每月开展一次大清理、大扫除,保持良好环境卫生面貌。镇上分别在6月、12月集中开展两次环境卫生全面整治活动,彻底疏通河道,清除路边、沟边、河边、房前屋后垃圾遗留点。整治后镇上专门抽调检查组深入各重点区域、村组进行检查评比通报,并将整治情况作为镇对村、单位、干部双创及汉江水源地考核指标的重要依据,与绩效工资相挂钩。
    三是科学规划改住房。整洁美观的房屋是美丽乡村的基础要素。从今年起,全镇下大力气推广县上推荐的结构合理、外观新颖的房屋建设式样,改变过去“火柴盒”式既不安全又不养眼的建筑习惯。镇规划管理所、各村严格建房审批程序,严把重点部位房屋建筑式样,严格规划,依法管理,杜绝乱挖、乱占、乱建行为发生,有效保护了耕地和生态环境,做到“人居”与“环境”的相谐相融。
四是遏制污水直排改圈厕。通过圈、厕、沼“三位一体”和“三格式”无公害旱厕改造技术推广和适度扶持,今年共建100立方米沼气池两个,20立方米净化池10个,单户修建沉淀池50个,有效消除了畜禽散养、露天厕所和沿河住户粪便直排现象,水污染行为得到遏制。
   五是长效解决建机制。在交通要道住户密集区,大力推广“镇建垃圾池,户交垃圾费,村清垃圾物,集中堆放,集中清运,集中填埋”的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在住户分散区域实行“一户一坑”垃圾填埋的方式,下大力气解决生活垃圾“安身之处”。今年新修垃圾屋23个,户建小型垃圾池50个。将村级公共卫生管理要求写进村规民约,用文明新风约束村民行为,养成健康卫生习惯。通过政府扶持引导与村民自治,群众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六是提升公共服务建设施。该镇重视新建移民小区内公厕、排水、绿化、垃圾收集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加强管理的同时科学配置民生服务资源,寓管理于服务。科学规划,增加集镇公厕布点、改善环卫保洁设施。今年共沿县镇道路修建公厕10座,改厕20座,移民安置点修建公厕两座,垃圾屋3座,污水处理管网500米。群众接受公共服务方便了,对政府的管理配合了,集镇环境也改善了
    七是大力倡导建绿色示范庭院(单位)。镇上组织开展绿色示范单位和绿色庭院示范户创建活动,掀起了新一轮绿化美化热潮。桐木中学积极创建省级绿色学校,修建绿化带300米,桐木中心学校创建市级绿色学校,栽植大桂花树20棵,栽植盆景花卉50余盆。沙沟口村、桐木社区、青山村20%以上群众积极创建绿色示范户,自发在各自门前栽植桂花、紫荆和香樟等绿化树木,种植各类花卉苗木。争创绿色示范庭院(单位)活动在桐木各单位、各村得到积极响应,仿佛展开了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