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红军镇人大代表为红军旅游产业提出“1、2、3、4”策略

作者:张震 发布时间:2016-06-23 09:27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为进一步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文化旅游转型升级步伐,红军镇人大主席团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对全镇文化及旅游资源进行专项调研,代表为红军旅游产业献计策谋出路,提出该镇旅游业应围绕一个主题、搭建两大平台、突出三条主线,主攻四大看点。通过抓项目促开发,实施高点起步,倾力打造陕南旅游名镇,增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力。

一个主题——红军精神。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红军精神是革命先驱留给老区人民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红军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精髓。新时期,新常态,需要大力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红军精神,不断升华凝练红军精神。通过大力弘扬红军精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提高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良好社会心态。以村民自乐班和景区红色文化节目活动为载体,发展文化事业和繁荣文化产业,把红军建成崇德尚礼、奋进向上的文明新镇。

两大平台——红军纪念馆园区、古矿冶遗址。坚持把红色资源开发放在首位,将红军纪念馆园区打造成为红军镇标志性精品景区。目前“红军纪念馆园区”四期工程的设计方案已完成,并启动实施,建成后园区规模扩大7平方公里,提升纪念馆园区品位,使之成为融革命传统教育、德育教育、国防教育、廉政教育和干部培训于一体的教育基地。以青洞沟为核心区的千年古矿洞群遗址,下一步加强与各级文管部门衔接协作,对青洞沟古矿洞群开展详细调查,作好打包开发前期工作,积极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矿冶遗址。

三条主线——红色文化游、生态休闲游、现代企业游。围绕红色文化游,按照“穿一身红军衣,唱一曲红歌,吃一顿红军餐,走一段红军路”,营造红色文化氛围;围绕生态休闲游,重点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开发关系,在转移农民过程中,同步做好集镇、社区居民点高品位绿化,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林果业,开展林下种魔芋、林下养鸡等复合立体生态型种养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现代企业游,重点收集一批古代人力采、选、冶加工工具,以及现代企业采、选、冶流程,让游人切身感受三千年华夏矿业的发展变迁和陕南移民文明。

四大看点——自然风光、新民居群、历史遗迹、宝石加工。按照现代旅游阶梯式需求六要素,“游”是吸引八方宾客的根本。一方面通过红军纪念馆主景区拉动,另一方面利用现代传媒加强红军旅游景区的宣传推介工作,让游客到红军“观历史遗址,赏宝石加工,看新村变化,览自然风光”。实施国家生态绿化工程,保护好青山绿水资源;借助国家移民搬迁、农民进城等政策,集中项目资金,抓好“红军风格”民居群建设;以交通提等升级为重点,推进古矿洞核心区的路、电等配套设施建设;坚持在保护中开发,通过招商引资,把红军打造成中国鸡血石、朱砂石、辰砂石和宝砂石深加工基地,开发鸡血石印章雕刻、朱砂画、装饰摆件等旅游纪念品,使有限资源实现最大化地利用。依托优势资源,打响红军品牌,创建旅游名镇,增进群众新福祉,展现红军新形象。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