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阳县石门镇党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创一流乡镇”为目标,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主线,以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亮晒作”、打赢“五场硬仗”、推进“五大突破”、推动“六大转型升级”战略部署为抓手,着力构建适合镇域发展需要、群众满意的党建新格局,引领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打好“党建牌”赢民心
石门镇有19个基层党支部,党员539名。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原则,镇党委一方面切实加强党委班子建设,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党建工作出现的新问题,要求班子成员围绕职责分工,抓好落实。与各村支部签订了党建工作责任书,加强对支部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及党建工作指导员的考核力度,将党建工作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着力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建设过硬的村干部队伍、搭建党组织活动平台。创新开展了领导带党员,党员带干部,干部带群众,实现党员教育全员化,制度执行规范化,督查问责常态化的“三带三化”活动及对党员“设岗定责”、“五好党员户”评选等活动,在活动中注重挖掘典型、培养典型、树立典型,如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好支书石全义,敬老爱老的女党员陈霞,一心想着群众老黄牛式的狮子型支部书记朱学宝等等。广大党员争先干事、干事创优的热情空前高涨,全镇涌现出一大批像石全义这样的党员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他们经常与群众进行面对面沟通和交流,手把手传授技术,充分发挥了“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作用。在他们的引领带动下,很多人学有所成,成了“土专家”和“科技二传手”,并依靠科学和技术实现了增产增收,逐步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打好“民生牌”暖民心
走进石门镇,一幢幢标准的住宅楼鳞次栉比,一排排风景树婀娜多姿。这一幅幅美好景象,是石门镇改变村容村貌、实施新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成果。百姓们高兴地说:“现在村里真是大变样,快跟城里一个样了。”
石门镇是旬阳县最边远的小乡镇,经济条件特别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从群众最期盼、最需要解决的生产生活问题入手,以惠民为主要标准,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上级扶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镇新建村党群服务活动室12座,新建谌家院集镇文化体育活动广场,修村组公路78条238公里,硬化村组道路15条102.5公里,架跨河大桥11座,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同时,镇党委政府以民生工作为重点,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新建移民小区10个,新建了石门中心敬老院,供养五保老人70人。全镇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参加农民养老保险达到100%,60周岁以上老人全部享受到农保待遇。
为了打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镇党委在各基层组织中全面规范了全镇村务公开工作,认真落实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同时,镇党委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来抓,经常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警示教育等,努力打造一支过硬的队伍,为富民强镇提供坚强保证。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探索和实践,石门镇党建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党员队伍活力明显增强。
打好“发展牌”聚民心
随着一箱箱贡米包装上车,发货运走,一沓沓钞票一次鼓起了农民的腰包。当问及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实惠时,王家坪村村民张丙安难掩心中喜悦地说:“要不是镇里带领我们发展好项目,我们这些农民说不定现在还是围着那几亩苞谷地转,祖祖辈辈守着老脑筋过着穷日子。”
石门镇山溪遍布,植被覆盖率占全县之首,大神河流域蜿蜒曲折横贯其中,形成肥沃水田3000余亩,其生产的大米颗粒饱满,晶莹剔透,口感纯香,回味无穷。据记载,早在清朝年间该地被定为“贡米”之乡。
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大力发展以石门“贡米”基地为龙头的现代农业绿色食品产业,狠抓科技投入和生产技术应用,采取“公司+农户+基地”一体化生产模式,以绿色无公害生产,全力打造“石门贡米”品牌。
为做大做强“石门贡米”品牌,该镇采取招商引资措施在石门镇建起了年产20000吨贡米加工一条龙生产线,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强化措施,实施了3000亩水稻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并实行农业站与种植户签订了统一供种,统一种植技术,狠抓科技投入和技能培训及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有效保证了农业生产技术更新,产量稳定,成本降低,质量提升。今年全镇种植的3000亩水稻长势良好,绿色水稻种植已成为该镇农民增收致富的拳头产品。同时,镇里大力开展科技兴农活动,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搞好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培训农民累计达到2000余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走进石门镇,时刻能感受到一种奋进的激情和力量,一如徜徉在发展的蓬勃与兴盛之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石门镇党委奉行固本、激活、发展的执政理念,积极发挥党组织的“磁场效应”,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让广大群众享有了更多的实惠,也感受到了更多的幸福。如今,他们又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时刻准备着开创新的辉煌。
- 上一篇:构元镇“两学一做”学做“同频共振”[ 07-06 ]
- 下一篇:段家河镇:党建阵地提升工程正当时[ 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