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小河镇一农民的科技兴农之路

作者:吉定昆 发布时间:2016-07-19 09:37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如果有一种技术发明可以让金银花花蕾期延长15-20天,花蕾更加粗壮,产量增加一倍以上,并且达到药典标准,和野生金银花药效完全相同,你能想到这种技术发明是一个连高中都没毕业的农民的杰作吗?

李卷奇,小河镇东山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凭着一种坚强、一股韧劲儿、一份执着,硬是克服重重困难,经过10余年摸索,把本地野生金银花、湖南山银花和山东金银花通过嫁接、带根扦插,利用自制营养基培养的方法,成功培育出了这一新品种,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李向明、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以及后来为他打开科技之门的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院长张卫明等知名专家教授纷纷慕名拜访。

众多专家、教授均被一个农民所震撼,他们没有办法解决的难题竟然被一个农民破解了,太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是李卷奇在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副研究员孙力军的指导下,在自己极其简陋的实验室完成了白芨组培、幼苗炼苗到大田移栽的驯化过程。

经过近百次的试验失败,在几近崩溃的边缘,李卷奇的努力与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2016年3月12日,看到培育室玻璃瓶中的白芨种子冒出嫩芽,李卷奇喜极而泣。他的老师孙力军得知消息后带着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的专家也第一时间前来道贺,看到李卷奇的培育室直呼太神奇!如此恶劣简陋的环境竟然成功实现白芨组培!看到墙角倒放的电扇,孙力军激动地抓住李卷奇的双手,颤声道:“你给我们解决了热分子向下的问题,我们的实验室现在都无法实现上下恒温,你做到了!太感谢了!”

提起试验过程,李卷奇打开了话匣:“在买设备时,商家听说我高中没毕业,根本就不卖给我,怕我买回来成为废铁,这不是农民所能干成的。在我的再三请求下,才打动商家,把仪器低价卖给我,还给我提供技术指导。刚开始,家人不理解也不支持。在最困难的时候,我和女儿用西瓜皮煮面条吃,一个冬天所吃的菜也就是二十多斤萝卜和三十几斤土豆,更心酸的是在试验过程中没有钱,连配制营养基所需的几十斤白糖都买不起,还好,我都挺过来了!”

谈到未来,李卷奇满是憧憬和希望:“对于培育的金银花,我想申请物种认证和专利;对于温棚里正在驯化的白芨苗子,等到可以移栽时我会免费分给小河镇的贫困户,等到他们栽后3年见效益时再给我种苗钱。”

看着自己培育的金银花和白芨种苗,李卷奇坚毅的眼神里尽是丰收的景象!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