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通村公路里程5400余公里,山大沟深,人口分散,客运需求量极大。建制村通客车是保障广大农民群众“行有所乘”的民生服务,对改善农民群众生活条件、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旬阳县交通运输局按照建设“四好农村路”工作要求,紧紧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新需求,合理布局、集约经营、规范管理,全面推进便民客运发展,实现全部建制村通客车,通客车率100%。4月16日,“安康市建制村通客车工作推进会”在旬阳县召开,工作经验在全市交流推广。
加快便民客运发展
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农村客运作为民生工程,制定印发了《旬阳县城乡客运发展一体化实施方案》,县交通运输局制定印发了《便民客运顶灯加装奖补办法》《4G智能系统换装奖补办法》《招呼亭建设奖补办法》,以及《旬阳县道路运输助推脱贫攻坚建制村通客车(招呼站)作战规划》,把发展客运便民作为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极大的激发了市场活力,新成立便民客运公司1家,两年来共发展便民客运180余辆。
打黑治乱净化市场
黑车的存在严重阻扰客运发展,要发展,必须净化市场,旬阳县交通局运管所对症下药,通过强化宣传、超常规执法、严厉打击整治等一系列措施打击非法营运,确保道路运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两年来查处群众举报案件45起,采取便车执法、错时执法、突击执法、规模化执法、联动执法等查扣处理涉嫌非法营运车辆240辆。加强与公安、交警和法院等部门密切协作,因阻碍执法、拒不配合被公安拘留5人,移交法院强制执行30起,被列入限制高消费名单5人,罚款35万元,县纪委对2名党员给予警告处分,形成强大威慑。其中60余辆非法营运车主,主动放弃非法营运,申请加入便民客运公司进行合法营运,形成良好市场导向。
农村客运市场规范提升
便民更要利民,利民重在规范。对全县所有便民客运车辆统一车型、统一颜色、统一标识,将营运车辆和非营运车辆明显区别开,方便了群众乘车时识别,又保护了营运车辆的合法权益,得到广大营运车主的认同和拥护。
打破传统的路上招手停的出行方式,将车辆按照司机所在地进行梳理归类,印制便民信息卡,公布司机姓名、电话、车号,张贴到司机所在镇村和分发到群众家中,村民可通过电话预约等方式随时在家门口坐车出行。
为了给群众乘车遮风挡雨,制定《招呼亭建设实施办法》,2018年在我县南区已建成便民招呼亭50个,2019年将在全县东、北区分批建设,明年将覆盖全县所有建制村。
加大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建设
对已建成的脱贫攻坚水泥路和通村公路全面实施生命安防工程,安装安全防护栏、防撞墙,完善安全警示标志标识、反光镜等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防护等级,目前已安装1300余公里,有效保障了客运车辆及行人通行安全。
- 上一篇:梁涛在关口战区督查脱贫攻坚工作[ 04-18 ]
- 下一篇:旬阳:“改”出来的安居生活[ 0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