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城关镇晏坪村迎来又一轮扶贫热潮:道路养护管理有效、院落干净整洁、安全饮水直通到户、农户喜笑颜开……这是连日来,城关镇精准补齐短板,提升脱贫质量取得的成果。
以晏坪村为样板,决胜脱贫攻坚“百日冲刺”行动在城关镇24个涉贫村全面打响。
消除贫困,不留一处问题“死角”
“决胜脱贫已经到了最后冲刺阶段,全镇干部要全面行动,逐村逐人逐项,见人见事见物排查,背水一战,大干一百天!”6月6日,在晏坪村召开的城关镇决胜脱贫攻坚百日冲刺现场推进会上,镇党委书记周优存的话语铿锵有力。
为抓点示范,连日来,周优存带领晏坪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对照各项指标逐户再排查,发现问题现场解决,一项一项销号。经过不懈努力,该村脱贫遗留问题基本得到妥善解决,还因地制宜探索出了道路养管、饮水工程管护、环境整治等长效机制。
脱贫攻坚行进至此,全镇24个涉贫村,2152户711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对照“577”标准是否已全部达标?其他非贫困户生产生活是否还存在困难?
为确保脱贫不漏一人,城关镇主要负责人带队,分三个工作组,每组抽调6至8名专职干部,接续到24个涉贫村蹲点驻守,会同驻村工作队,逐户、逐人、逐项销号,不达标不“撤兵”。
忙碌的夏日里,城关镇各村农户家中、新修的村级道路旁、产业发展的田地间、环境整治的院落里处处可见干部帮扶的身影。随着安全住房、饮水到户、村庄环境等部分遗留疑难问题得到解决,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也愈发坚定起来。
全民动员,打通脱贫“最后一米”
几年的扶贫历程,城关镇修通了村级道路32条108公里,改扩建村级标准化卫生室24个,解决了3155户安全饮水难题和1022户不安全住房问题……实现了农村基础设施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有部分遗留问题存在,影响带贫益贫效果。
然而,贫困村普遍集体经济较为薄弱,这些遗留问题如何才能有效解决?
城关镇建立“三位一体”(即:一个企业、一个城市社区、一个社会组织,结对帮扶一个贫困村)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脱贫攻坚大行动。
城关镇晏坪村饮水管网铺设完成,但由于设备和资金短缺,安全饮水迟迟未能入户。作为对口帮扶企业,旬阳县第二建筑公司与城关镇青泥社区合资,为该村捐赠195个饮水池。
当饮水池接通管道,干净的自来水在家门口哗哗作响时,晏坪村六组村民武福县笑容满面,眼里竟涌满了热泪。安全饮水终于打通了到户的“最后一米”!
作为对口帮扶社区,城关镇刘店社区也为晏坪村捐赠了100个中型垃圾桶,为美化村庄环境添砖加瓦。
脱贫既顾“当下”又利“长远”
“村级道路建设容易,管护困难”。这是各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近期暴雨突发,水泥路不同程度受损,松散泥土堆积,垃圾未及时清理,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村庄面貌。
“农村环境治理,要贴合实际,发动村民自治,户户保持院落干净、柴草整齐、厨厕卫生、家畜进圈、垃圾集中,建立长效机制,才能发挥实效。”城关镇镇长陈先锋说道。
城关镇探索“三个一”道路养管方法(即:养管员一天一上路、道班长一周一巡查、村干部一月一检查),各村成立道路养管班,配备至少5名养管员,备齐必要的架子车、铁铲、扫帚等工具,分片负责道路日常清扫、养护和管理工作。同时,村委会加大对养管员考核,对于表现良好的,依托“爱心超市”给予奖励,养管不到位的立即更换。
如今,沿着晏坪村盘山公路蜿蜒而上,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旁,“道路养管公示牌”十分醒目,行人若发现任何一处有脏乱现象,都可拨打管护员或监督员电话,及时处理。
走进农户家门,柴草整齐地堆放在门前,菜园都被细心地围上了栅栏,院落、厨厕、门前屋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土院落也没有一处牲畜散养、垃圾乱堆的现象。
绿水青山之中,美丽乡村所呈现的这幅质朴画面,给人十足的祥和与舒适之感。
- 上一篇:红军镇中湾村:全力促五保老人“挪穷窝”[ 06-12 ]
- 下一篇:桐木镇:白石河村脱贫攻坚凸显“三变”[ 0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