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决战脱贫进入了百日倒计时,面对“577”脱贫的硬指标,两房入住难啃的硬骨头,如何在最后的时间里跑出脱贫速度,晒出脱贫质量,赢得脱贫胜利,段家河战区“脱贫三部曲”全面吹响百日冲刺的号角。
抓两房,守住脱贫底线
“镇内金水湾移民安置小区55户、镇外安置13户,目前46户已经实现入住,22户正在加紧装修,每户我们都安排了责任人负责督促。”对于薛家湾社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对象情况,支部书记曹永刚对每一户都做到心中有数。
社区三组的搬迁对象梁春慧,能顺利开始装修,着实让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急了一把。回想起让梁春慧转变思想的过程,有无奈,也有辛酸,镇村干部几次三番上门做工作,可始终不尽人意,来来回回拖了个把月,最后竟连人都找不到了,几经打探,最后才得知他到白河县卡子镇大湾银矿务工去了,时间不等人,经过商议,大家决定到他打工的地方去一趟,一回不行,就去两回,就这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和他谈心、讲政策,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现在梁春慧忙前忙后的张罗装修的事,还主动汇报进展。
相比于易地搬迁,全镇2019年的75户不安全住房提升工程,抓得早抓得紧,目前已实现入住42户,33户即将竣工,在对待房屋改造标准上,该镇组建专门的工作组,从起初就严格把关,过程全面监督,既保证了进度,又做到了安全与质量的统一。
对照“577”脱贫标准,两房建设一直以来是难啃的硬骨头、老大难,年初,在抓两房上,全镇按照“一户三联”的原则,实行倒排工期,把每一户的任务落实到包联干部、联村单位、联村领导,周报进度、月末排名、季度通报,确保了户户有人管、有人抓,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抓两业,提升脱贫质量
连日来,雨水饱满,汉江南岸的李家庄村、薛家湾社区、高鼻梁村田间地头集中连片种植的1000余亩辣椒长势良好,作为一项短期增收致富的产业,为了能帮助当年脱贫户见效益,在探索利益分红机制上,该镇充分发挥村级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引领作用,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从育苗到栽植,以及后期的管理与销售,严格按照既定方案落实,全程一条龙式的服务与指导,种植户积极参与、信心十足。
时下,为全面的服务好辣椒种植群体,镇上专门建了辣椒技术交流微信群,及时推送管护技术要点,解答种植户的困惑和难题,受到了广大干群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位于江南的几个村,村民们都不闲着,庄稼地里、养殖圈舍满是一片忙碌的身影。
“今年自己地里种了2亩多野菜,在技术上正愁着,现在专家来到了家门口做指导,可帮了我大忙。”6月20日,在向庄村组织的野菜种植培训会上,村民向修定显得很高兴。而在白果树村,尚川土鸡养殖场的第一批鸡苗顺利入栏,发放现场,畜牧养殖专家一边组织村民领取,一边不忘提醒养殖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
对于广大贫困家庭来说,脱贫致富需要产业支撑,也离不开打工赚钱,在段家河,每年外出务工的人群占大多数,如何准确的掌握这部分人群收入状况,是精准脱贫的关键。一直以来,全镇依托村级扶贫劳务公司,做实做精做优就业扶贫,配备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外出人员信息,每月组织包联干部联系核实收入,分类建好台账,做到产业和就业收入同步走。
抓两访,实现脱贫满意
在充满艰辛和泥泞的扶贫路上,扶贫干部进村入户走访座谈,拉家常、讲政策、定措施,走过的路、说过的话、办过的事,数不清记不完,每一个人都埋头苦干,竭尽所能的完成自己的任务。
无论是镇村干部,还是县直包联干部,他们对自己的包联任务熟记于心,任酷暑难耐、任风雨交加,三三两两一起,在贫困户家中,真心实意同他们交流谈心,宣讲政策,解疑答惑,每一次访谈、每一项承诺,都是一份理解,都是一份责任。
近日,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来回奔波在村庄院落随访体检,满是汗水的脸颊上,看不出焦躁与无奈,热情贴心细致的服务,诠释着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光荣,广大群众的健康就是他们工作的动力,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
在山高人稀的白果树村,刚做完体检的杨行贤老人显得很激动,满脸喜悦的对医务人员说:“现在年纪大,行动不便,你们大老远跑来给我体检,真是感谢了,以后可要常来啊。”一旁的工作人员满口答应。
脱贫一线敢担当讲奉献,百日冲刺晒成绩比作风,对于段家河战区的党员干部来说,人人把真抓实干、脚踏实地作为工作的准绳,把安全稳定脱贫作为工作的方向,你追我赶、只争朝夕。
- 上一篇:红军镇:让贫困户先安居,再乐业[ 07-08 ]
- 下一篇:铜钱关战区召开包户帮扶工作推进会[ 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