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之后的铜钱关镇热而不燥,一如战区脱贫攻坚百日决战决胜时刻,将士们虽身负重任但依旧,心怀热诚、蹄疾步稳,面对时间节点、脱贫摘帽硬指标,铜钱关战区趁“热”打铁,誓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精准靶心盯两房
林家沟村四组的廖世均这几天顾不得炎热,一头扎进自家新房的装修之中,眼看着新房装修即将完工,自己马上要从山里搬出来,他兴奋不已,没有想到自己年近六旬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楼房,逢人便说共产党的政策好,让自己住上了新房。
像廖世均这样的易地搬迁户铜钱关镇共有1305户,搬迁任务是全县最大最重的镇之一。同时全镇还有安全住房达标任务133户。因此,“两房”问题成了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难中难。根据6月份全镇易地搬迁达标台账统计,未入住361户1210人,入住率为72.3%。
为加快装修入住进度,确保群众住房安全达标,镇党委书记陈康将这块硬骨头“分”给了自己,到一个个安置点盯装修抓进度、到一个个问题户细研判出方案,并采取一人包一户甚至多人包一户的方式,督促其尽快领钥匙、抢装修。
截至7月15日,全镇易地搬迁入住1095户,未达标210户,其中正在装修200户,入住率已上升至83.9%,确保在8月底前全部达标入住。
精准施策是解决两房问题的关键,对于133户不安全住房达标工程,采取全镇统一部署安排、统一时限要求、统一质量标准的“三统一”原则,由各村确定施工队根据统一施工要求和质量,严格把关,组织施工。目前,不安全住房达标工程正按照“三统一”原则有条不紊扎实推进。
统筹兼顾抓整改
近期,各村辣椒、黄花的良好长势成为镇村干部微信群里“炫耀”的“新资本”,各村干部在朋友圈“晒”蜂蜜、“卖”蜂蜜成为了一种新的工作动态。这些都得益于今年铜钱关镇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的整改。
面对今年年初中央巡视反馈的五类37个问题,镇党委召开会议综合研判、逐条对照,举一反三认领了五类20个问题,其中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缓慢,集体经济薄弱,带贫效果不明显”和“特色产业零散,未形成规模和拳头产品”的问题。
为彻底整改此类问题,镇党委通过充分调研,考虑镇情实际,确定了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运行模式,于4月份成立17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并本着坚持政府引导、坚持村级主体、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统筹推进、坚持市场主导的“五坚持”原则,确定了主抓“火红产业”辣椒和“甜蜜产业”蜂蜜两大生产项目。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目前两项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将逐步成为各村集体经济的支柱。
一直以来,战区把问题整改工作作为统筹各项工作的抓手。镇长张先锋一直强调,把整改工作做好了,脱贫攻坚“577”标准就达标了,各项工作也就落实到位了。关键是找准问题、扎实整改、补齐短板,确保全面达标。为切实完成整改,各驻村工作队白天入户逐户逐人逐项抓落实,晚上灯火通明完善各类资料和台账,切实做到硬件不欠账,软件无纰漏。
截至目前,战区已对标“577”要求,统筹整改安全饮水、村级劳务扶贫政策、“爱心超市”管理、项目建设公示等一系列问题,为脱贫退出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干群合力齐扶志
7月9日,沙阳河村党群活动中心好不热闹,近200名群众在这里参加村级扶志点评会。会上,联村干部宣讲了“安康新民风训言”、“安康新民风七字歌”等“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内容。
在评选文明家庭、孝子孝媳等先进典型环节,家住六组的刘光明打响了“第一炮”,极力推荐本组的陈和社为文明家庭户,他说:“老陈他们一家实在又勤劳,还经常帮助我们这些困难户,我今天投他一票!”在全场的欢笑声中,评议的积极性迅速被调动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推荐出被公认的先进典型。
类似的扶志点评会,近期在铜钱关镇已召开10余场次,有在小组院落召开的扶志点评会、也有村上组织的“五评”会,干群合力深入推进新民风建设和扶贫扶志。仅二季度,全镇共评选出陈思国等86户“文明家庭”、陈世金等15名“孝子”、周永菊等11名“孝媳”和刘升明等11户“孝顺家庭”,全镇家风、乡风、民风进一步向好,贫困户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诚孝俭勤和”在广大群众心中深耕厚植,逐步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
夏日里,铜钱关镇优美的自然风光与百日攻坚热火朝天的“战事”相映成趣,构筑起一幅幅“壮美”的画图,激励着全镇干部群众迸发出无坚不摧的豪情和斗志,攻坚拔寨,克难奋进,势必全力打好脱贫摘帽漂亮仗。
- 上一篇:红军镇有支“暖心”的扶贫队[ 07-18 ]
- 下一篇:小河镇人大为脱贫攻坚“百日决战”助跑[ 0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