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脱贫进入了倒计时,全县上下紧盯整县摘帽目标,吕河战区面对当前形势,全面吹响战斗号角,强基础、添动力、促增收,全力打好这场硬仗。
技能培训常态化,掌握技术创增收
7月19日,秦家塔村村委会一场脱贫攻坚实用技术培训课正在进行,精彩的理论讲解、实用的技术指导,深受村民欢迎,参与培训的群众听得十分认真,不时对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寻求解答。
家住秦家塔二组的周林意,是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有2口人,其本人肢体残疾,行动不便,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前,除了享受低保政策外,没有其他的经济收入。“家里有老人,自己行走不方便,出去干活走不开,就有点地能种,想搞点种植养殖业,也能增点收入。”周林意说道。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来,按照技能培训全覆盖的要求,针对村上产业发展实际,吕河镇在各村开展相对应的技能培训,让有产业发展技术需求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技术。去年9月份在村委会举办的技能培训班,在帮扶干部和镇村干部的宣传动员下,周林意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参加了培训。
“通过培训,我对魔芋、油用牡丹、拐枣栽植的经济效益有了新的认识,也掌握了日常管护技术。”今年来,周林意种植了2亩多的魔芋、栽植了5亩的拐枣,还养了1头猪,把学的技术用到了发展致富路上。“现在把培训班办在村上,开在田间地头,讲的内容对口,给我们添了致富思路和信心,好好弄,地里的作物能见些效益。”周林意自信的讲到。
吕河镇通过常态化开展技术培训,让贫困群众开眼界、明思路、学技术、添动力,增强了贫困群众早日实现脱贫摘帽目标的信心和能力。
劳务公司建到村,转移就业牵红线
险滩村距离集镇两公里,土地条件差,产业发展受限,就业渠道不畅,富余劳动力520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384人。这些富余劳动力常年自发在县内外务工,流动性大、成本高、收益低。
为了有效提升脱贫质量,保障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险滩村立足现状,由村两委主导于2018年10月挂牌成立了旬阳县清龙发劳务扶贫服务有限公司。通过成立一个服务机构、制定一套管理办法、形成一套对接机制、建立一个微信平台、提供一套保障措施、规范一个成效台账等举措,将原来自发的、零散的、无序的打工转变为有组织派遣,有增收保障的规范劳务就业,实现了让无业者就业,有业者乐业,有劳者增收的目的。
家住险滩村二组的周先财是村级劳务公司的受益者,家有4口人,妻子患病,还有2个孙子需要照顾,生活十分困难,由于家庭情况限制,他无法外出务工。通过村级劳务公司这个转移就业平台,他在江森源实业有限公司吕河分公司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照顾家里的同时能够挣钱补贴家用。
据了解,截至目前吕河镇已成立劳务扶贫公司18个,通过公司介绍就业2000余人,实现了有劳贫困户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的目标。
扶贫扶志正思想,激发动力助脱贫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为切实增强贫困群众发展能力,进一步敦化淳朴民风,有效解决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不足问题,吕河镇坚持开展道德评议会,评选表彰先进典型,帮教转化后进典型,最大限度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提振贫困群众脱贫信心,形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主脱贫良好社会风尚,为全面决胜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障。
险滩村召开的二季度道德评议会上,该村村民周先汉被评议为二季度道德评议先进典型。周先汉今年64岁,全家3口人,妻子是残疾人,行动不便,孩子常年在外务工,是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但是他不等不靠积极发展产业,今年栽植了狮头柑3亩、柚子1亩,养猪1头。周先汉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把生活过好,还得靠自己。”
“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吕河镇注重典型示范的宣传引导作用,把在“自力更生、孝敬感恩、勤劳致富”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作为先进典型,在脱贫攻坚中“等靠要”争当贫困户的作为后进典型进行专题评议,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积极引导贫困群众进一步增强自强奋进意识,自力更生、勤劳致富。
在决战脱贫的关键时期,吕河战区在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擦亮点上下功夫,按下脱贫快进键、跑出致富加速度,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 上一篇:赵湾镇王庄村立足烟草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07-31 ]
- 下一篇:麻坪镇:多举措助推党风廉政建设[ 0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