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从“石头”经济到“满山金银” 构元镇这招妙!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8-27 09:25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地处汉江北岸、巴山南麓的旬阳县构元镇,近年来,践行“两山”理论,从“石头”经济转向为农业经济,大力发展中药材经济,以药富民,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实现绿色循环发展华丽蝶变。

走进旬阳县构元镇,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放眼望去,百草生辉、清香逸远,金银花、黄芩、柴胡、防风、党参、重楼、五味子、白芨、黄姜等10多种中药材构成了一副风情画卷,并延展出“农业工业、农业旅游、企业农户”的全景生态链。

在旬阳秦蕾金银花合作社北花一号品种金银花种植基地,满山遍野的金银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透出一丝金黄,触鼻一嗅,淡淡花香沁人心脾。

此时,种植户们一边在地里除草,一边对缠绕金银花的藤蔓进行分离,修剪多余的枝干。

种植户赵家贵高兴地说,这金银花不仅好种,也很来钱。空闲时,他到合作社的园区打临工,自家还在3亩山地中,种植了1000多株金银花,今年仅干花就能卖个万把块钱。

村民 赵家贵(录音):自己种了三亩多地,1000多株金银花。种完后,有时候还到他们这来帮忙,修枝、除草。工资还可以,最低80元每天,务工七八天,挣上五六百元钱,效益还好。

据了解,构元镇过去以矿产作为经济支撑,境内有铅锌、金、铜、铁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鑫源公司、泗人沟选矿厂等多家矿场企业。

为践行“两山”理论,镇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从“石头”经济转向为农业经济,并依托当地山多地广,气候适宜,土壤富含微量元素,生态多样性特点,镇党委决定在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上做文章,打造中药材“名片”,实现以“药”治贫。

同时,借力东盛广誉远集团董事长郭家学及旬阳秦蕾金银花合作社关注家乡脱贫攻坚机遇,以政企合作、携手扶贫模式,强力推动中草药产业规模发展、向高效迈进。

旬阳秦蕾金银花合作社负责人、安康市秦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樊仁恭介绍,在政策和家乡情怀的吸引下,他从西安交大工商管理硕士毕业后,2017年回乡创业,走上了以合作社带动乡亲们发展金银花的道路。

樊仁恭(录音):在构元镇发展有两大基础,一个是自己当地人,二是有一定的基础,老百姓见效了,他觉得积极性大,再发展的动力就强。我们用了一年多时间,带动的效益已经达到了3000多亩种植面积,每亩最高差不多2万块钱的产值收入。

2018年,樊仁恭和他的合作社在旬阳县构元镇的樊坡、王河、林相等村建成了3个百亩连片基地,已有400多户贫困家庭成了他的合作社股东。

为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樊仁恭还在县林业局和镇政府扶持下,为农户提供苗木和技术指导,通过回收干花等途径来解决他们一些困扰,让每个农户都能实现“黄金白银”梦。

樊仁恭(录音):技术培训都是免费的,技术服务也好,种苗供应也好,收购也好。种植加工全产业化的服务,包括很多农资农具的供应,有的成本高,会象征性收费,成本低的话就免费,特别是技术服务,都是免费的。还有一些病虫害药也是免费的,利用一些小量的资助,自发把产业做好。

村民 马青根(录音):培训还可以,实用,让花农掌握种花技术,只要把这里的金银花搞起来,这个产业很不错,对我们的帮助相当大。

陕西东盛医药集团董事长郭家学为了回报家乡,助力家乡建设,在构元镇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展订单产业,延伸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并由陕西东盛广誉远医药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为农户提供药材种子,签订收购合同,承诺年底以不低于市场价回收黄芩苗、两年后回收中药材。给种植户送上了“定心丸”,解除了群众发展中药材产业后顾之忧。

陕西东盛广誉远医药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旬阳中药材基地 负责人孙勇攀(录音):以构元为中心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公司推荐品种后,各合作社到我们公司来签约,公司负责保底回收价,目前种植的中药材有五味子、丹参、连翘、半夏、黄芩、柴胡、党参、当归等等十多种药材。共帮扶贫困户近500户,中药材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

现如今,旬阳县构元镇7个行政村(社区),3400多户,1万多人,有70%以上的农户以种植中药材为业,种植中药材达上万亩,良好的中药材长势,将给农户们带来增收新希望。

村民 张志明(录音):我这两天正忙着除草。搞好了,广誉远跟我们签订有收购协议,成熟的药材他们回收,我们也可以在这里务工,收入有保障,脱贫也没有问题啦!

村民 马启文(录音):以前不会种药材,技术培训后,我掌握了技术,自己种了6亩连翘,还有2亩黄芩、1亩柴胡,剩余的时间还可以在园区里务工,每月能挣两千元,脱贫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来源:安康综合广播

记者:张振业 通讯员:马玮 华荣艳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