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柳镇白桑园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发展水产养殖、林下养鸡、蔬菜种植,将贫困户镶嵌在产业发展的利益链上,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钱包更鼓了。
下午3点,从安康运到白桑园村胜利水库的运鱼车刚刚停稳,贫困户朱朝民就赶忙爬上车帮忙卸车,今年53岁的他,一个人独自生活,身体残疾,又患有慢性病,让他怎们都没想到,还能在村里有份稳定工作,每天割草喂鱼、钓鱼收费,忙碌且充实。他告诉记者,有病也打不了工,在这干还是可以的,一个月给600元,一年有7200元。
朱朝民的这份工作还得感谢村里发展集体经济。今年4月份,在包帮单位县政府办和镇上的支持下,白桑园村将胜利水库流转为村集体产业,投放鱼苗、修建停车场、安装安防设施,发展淡水鱼和休闲垂钓,27亩的水域面积,为村里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今年预计要打5万斤鱼,纯收入在15万左右。休闲垂钓这一块收入有1.2万元。”白桑园村党支部书记罗晓红说道。
在发展水产养殖的同时,白桑园村积极争取项目,充分发挥村互助资金协会带贫作用,吸纳弱能贫困户20户,筹集资金5万元,发展林下养鸡,一期投放鸡苗3000只,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养殖,第一期林下土鸡已经达到出栏条件。
“前几天四季田园酒店、河源酒店等几家酒店跟我们签订了1000斤鸡的订单”,罗晓红说,“我们预计今年的林下养鸡,这一块的收入有10万元。”
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白桑园村让集体经济产业遍地开花,除了水产养殖、林下养鸡,200亩订单蔬受到市场欢迎,同时村里还运用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以集体土地、项目扶持、组织群众等方式入股其他农业合作社,赚取效益分红。随着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白桑园村贫困户在稳定脱贫的道路越走越坚定。
“村集体经济这个年收入可达40万往上,带动贫困户138户,贫困户通过产业分红挣现金,土地流转挣租金,务工收入挣薪金,年增收可达4000元以上。”白桑园村驻村第一书记向银锋如是说。
- 上一篇:麻坪镇:多举措做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08-27 ]
- 下一篇:甘溪镇:脱贫村以“蜂”破局,“蜜”谋发展[ 0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