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柳镇大力发展村域经济,在做足做强传统产业前提下,多措并举破解“空壳村”难题,着力壮大集体经济。连日来,白柳镇各村集体经济见效分红的好消息不断。
9月30日,西沟河村活动室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今天是西沟河村召开村集体经济分红大会的日子。村民们依次上台签字、摁手印,领取这一年的收获。
攥着刚分到1120元现金的闫新荣有些激动。这1120元分红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笔是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给予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50元的分红,闫新荣和他女儿两人共计分红100元;第二笔是帮带合作社以闫新荣2000元产业奖补的6%给予其分红120元;第三笔是帮带合作社以闫新荣加入互助资金协会贷了15000元互助资金的6%给予其900元分红。
家住西沟河村一组的闫新荣今年63岁,多年来一直和患有智力残疾女儿相依为命。此次西沟河村的分红让不少像闫新荣这样家庭困难的群众享受到了政策红利。
据了解,西沟河村本次村集体经济分红按照“利益共享、公开核算、公平分配 ”的原则进行,参与分红的群众除了领取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每人50块的分红外,帮带合作社还给加入合作社的41户贫困户每人以产业奖补金额的6%进行分红,同时给34户加入互助资金协会享受贷款的贫困户以贷款金额的6%进行分红。
西沟河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立足村情,挖掘现有资源,增加农民和村集体收入,村集体采取入股的方式投资28万元到本村帮带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用于潜水莲菜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建设其余支出均由帮带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户入股投资,合作社每年年终给集体分红。
而白桑园村发展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水产养殖。9月27日的分红大会上,在册贫困户29户62人共计分红2230.8元。
“住上了新房、买了新家电,村集体经济还给分红了,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三组的朱朝明心头一直热乎乎的。
今年4月份,白桑园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在包帮单位县政府办和白柳镇的支持下,将胜利水库流转为村集体产业,发展集体经济产业水产养殖,水域面积达27亩,计划总投资15万元,主要发展淡水鱼养殖和休闲垂钓,年预计产淡水鱼5万斤,可接待垂钓2000人次。预计年实现产值60万元,纯收入达12万元,每户贫困户增收3200元。
三组的朱朝和一家一直依靠儿子在外务工挣钱,2017年10月份,其子在工地出了事故造成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一家人的生活顿时陷入了困境。
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9年4月村集体经济水产养殖一投产就雇了朱朝和照看厂区,一个月可挣得600元工资,让他在家门口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既能照顾妻儿,又能贴补家用。
据悉,白桑园村的水产养殖区是由白桑园村股份制合作社和本村部分贫困户共同投资、共同受益,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是完全性质的集体经济产业项目。该项目主要吸纳带动弱能贫困户(每户1股,每股1000元),目前已吸纳20户贫困户入股。
西沟河村和白桑园村的集体经济见效分红只是白柳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白柳镇在建立集体经济带贫益贫机制上下足功夫。一方面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经营工作站,选派专人办公,成立壮大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试点项目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收益分配、股权管理、财务公开、资产管理、民主理财等多项制度,完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章程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集体经济发展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规定各贫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要定期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工作,并接受镇财政审计所的资金审查和监督。同时,村集体提取经营利润的29%建立风险基金、公积公益金,用于弥补市场和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
目前,白柳镇在8个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村村走上了持续发展壮大的新路子。
- 上一篇:麻坪镇:抓学习教育 强干部能力[ 10-24 ]
- 下一篇:桐木镇涌泉村的“螺丝”丁[ 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