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旬阳县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三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名称: | 旬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旬阳县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三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 ||
索引号: | CD-xzfzfbgs-zfbwj-zfbwj-2014-0021 | 公开责任部门: | 市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14年05月15日 | 文号: | 旬政办发〔2014〕70 号 |
公开目录: | 政府办文件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信息时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14-05-08 15:20 |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旬阳县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三化”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旬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5月7日
旬阳县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三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巩固深化安全生产“三基”工作,积极构建“全覆盖、全方位,精细化、规范化,纵到底、横到边”的安全监管新格局,不断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按照省市通知要求,现就深入推进全县安全生产政府监管网格化、企业管理精细化、行业直管专业化建设(以下简称“三化”)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把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大力推进企业本质安全建设,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推进政府监管网格化,由县、镇政府对全县实体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企业,含学校等涉及安全生产领域的社会服务性单位)进行普查,建立属地分类分级监管台账,把监管责任落实到人,形成全覆盖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推进企业管理精细化,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核心,严格安全评估,强化过程控制,规范生产行为,建立“精、细、严、实”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推进行业直管专业化,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优势,着力加强行业监管力量、专家队伍、救援力量和科技保障能力建设,全面提升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水平。
二、时间安排
我县安全生产“三化”建设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基础摸底(5月31日前)。各镇、各部门和企业要结合实际制定“三化”建设工作方案,及时召开动员会议,明确目标,细化任务,落实责任。以行业部门为主体,逐企业开展基本情况调查,建立企业基本情况台账,建立起县、镇、村“三级”监管网格。逐企业开展精细化管理情况摸底,全面了解企业精细化管理现状,建立企业安全评估、标准化创建情况台账。对行业部门监管队伍、专家队伍等相关直管专业化情况进行摸底,为推进行业直管专业化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突出重点,扎实推进(6月1日至11月30日)。逐级开展监管网格对接,开展企业危险等级分级,制定监管办法和措施,逐企业开展安全评估和标准化建设等工作。规模以上企业要全部达到三级标准化,规模以下企业标准化工作普遍启动实施,自评完成率达到60%以上,为2015年底全面达标奠定基础。各行业部门要针对摸底情况,开展行业直管专业素质教育和能力保障建设,初步形成行业直管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基本框架。
第三阶段:查缺补漏,完善巩固(12月1日至12月31日)。各镇、各部门对“三化”建设情况进行自查,在责任落实、工作推进、任务完成、机制建立等方面进行全面回头望,查缺补漏,完成“三化”建设目标任务,形成长效的“三化”工作体制机制。
三、重点工作
(一)推进政府监管网格化。
1、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安全监管网格。按照省政府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要求,在全县构建县、镇、村 “三级”监管网格,并将所有企业划分到“三级”网格内,形成政府网格化监管:县级网格,主要针对中、省、市属企业在旬子公司、分公司的生产经营站(点、场),以及县域内其他企业,建立条块结合、部门联动、重点突出的区域性监管网格;镇级网格,针对区域内所有企业,建立定岗、定位、定责的安全监管网格;村级网格,针对社区、村组区域建立监管网格,切实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监管网格体系。各镇重点抓辖区内隐患排查和非法生产经营举报,县级重点抓安全执法。
2、建立企业基础台账,按照危险等级分类监管。根据“属地、分类、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县、镇、村“三级”监管企业基础台账。台账要统计到本级监管的所有企业,对企业名称、地址、性质、工艺、产品、原材料、危险等级和重大危险源等要素进行全面登记,并根据企业变更情况及时补充完善。对网格内企业实行危险等级分类管理,划分为A(高危)、B(中危)、C(低危)三个等级。按照不同等级,制定监管办法和措施,明确监管重点和目标,落实监管责任和措施。对危险等级高的企业和重大危险源,要切实增加检查频次,加大监管力度。
3、建立事故隐患台账,严格执行“四查”制度。把排查治理隐患作为网格化监管的重要任务,加快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对排查出的隐患,要按照责任、措施、时限、资金和预案“五到位”的要求,分级、分类建立台账。认真落实县级旬排查、镇级周巡查的检查制度,配合做好省级季督查、市级月检查工作,把“四不两直”的暗查暗访作为重要手段,推进隐患排查的制度化、经常化。严格落实“分级负责、挂牌督办、跟踪问效、治理销号”制度,加强对治理情况的检查验收,确保隐患治理到位。
4、建立监管责任台账,落实网格监管责任。各镇要建立网格化监管责任台账,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和“一岗双责”制度,明确各镇主要领导为本级网格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本级网格的直接责任人。根据网格内高危行业、油气管网和消防等安全监管重点单位的实际情况,加强对行业管理部门的指导协调,明确行业监管牵头部门和监管主体,充实监管力量,落实监管责任。
(二)推进各镇安监站建设。
在各镇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名称统一为“XX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主要负责辖区内安全生产工作的日常监管。
1、人员配备。各镇安监站按照镇人口、企业数量不同,设站长1名,并分别配备专职安监员2至4名。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镇,设站长1人,安监员4人;人口在2至3万人的镇,设站长1人,安监员3人;人口在2万人以下的镇,设站长1人,安监员2人。安监站站长由各镇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兼任,安监员从各镇现有干部中调剂解决。
2、建设标准。各镇安监站要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装备、有职责、有考核”的五有标准进行规范化建设,即: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分管领导和专门工作人员,有安全监管必需的装备和办公设施,有详细的业务流程、工作制度、安监员岗位职责、管理和考核办法等。
3、工作职责。(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在县安监局、县安委办的指导下,执行各级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和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任务,督促落实辖区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2)督促辖区内相关单位完成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任务;督促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辖区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3)在本辖区内宣传教育并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拟订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工作要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填报各类安全生产报表,负责安全监管各类资料的建档和管理。(4)组织辖区内相关人员参加上级安监部门安排的安全教育培训,掌握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资格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掌握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和安全经费的投入使用情况。(5)依法对辖区所属单位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和安全隐患按县安监局委托权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负责隐患整改工作的落实。(6)全面掌握本辖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特别要摸清并掌握具有高度危险性的重大危险源、危险企业、危险部位和重点防护单位的情况,并加强监控管理。(7)当辖区发生事故时,要及时组织抢救,同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组织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协助配合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辖区内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调查处理,跟踪督办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三)推进企业管理精细化。
1、严格落实精细化管理责任。坚持把精细化管理作为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的重大举措来抓。认真贯彻《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意见》(陕政办发〔2014〕7号),明确任务要求,狠抓工作落实。大力推广陕煤化集团红柳林煤矿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工作经验,率先在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建立精细化管理机制。认真组织企业开展安全评估,落实精细化管理措施,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平。
2、加强作业现场精细化管理。紧紧围绕企业生产作业的关键环节、重点部位、要害场所,强化对作业现场危险因素的分析研判,督促指导企业建立健全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控,将“精细化”渗透到现场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因素,确保“人、机、物、环、法”等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力争实现管理“零缺陷”、隐患“零容忍”、生产“零伤亡”。
3、加强工艺流程精细化管理。始终抓住企业生产和业务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明确管理层级之间、前后工序之间的界面与权限,严格执行定岗、定位、定物、定责等管理措施,做到精于事前、细于过程,达到管理上的无缝隙、无缺陷、无遗漏。严格落实对生产流程适应性和有效性的评估确认,及时审核修订生产和业务流程,定期开展生产、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培训考核,确保员工熟练掌握和运用。
4、加强岗位操作精细化管理。制定科学、严谨、细致、精准的岗位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大力推广“手指口述”、“岗位双述”等操作规范,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和岗位技能培训。落实企业领导和管理干部带班、巡检以及走动式管理制度,加大对关键岗位技能操作尤其是习惯性违章的监管力度。积极推进技术、装备和工艺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设备运行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
(四)推进行业直管专业化。
1、落实专业化监管责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理清综合监管与各行业直管的职责和关系,不断夯实行业专业化监管责任。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把安全生产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确保安全监管责任落到实处。
2、建立专业化工作机制。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熟悉和掌握企业分布底数、安全特点规律、监管薄弱环节、法律法规的优势,从专业角度出发,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积极实施专业化的安全决策、安全检查和安全评估;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专业和技术指导,积极为企业安全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发挥行业协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协调约束作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提供安全生产社会服务。
3、加强专业化安全监管。加强行业安全监管专业力量和专家队伍建设;严格执行行业规程和标准,落实专业监管和专业执法;不断提高高危行业安全生产准入门槛,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严把安全生产关;借助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发展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等安全服务中介机构,积极研究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监管和检查,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4、开展专业化应急救援。修订完善行业应急方案,督促本行业企业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并与当地政府、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相互衔接、形成联动。依托行业大型骨干企业,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开展演练,提高应急救援水平。建立行业应急救援专家库、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为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分析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县政府决定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安监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旬阳县安全生产“三化”建设领导小组。各镇、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三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三化”建设领导小组,精心制订实施方案,明确时间、任务和责任要求,把“三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镇务必于五月底前将安监站设立到位,并将机构设立情况报县委办、县政府办和县安委办;各镇、各部门的实施方案务必于2014年5月底前报县安委办。
(二)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将“三化”建设作为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在落实各级监管责任的过程中,要重点落实好企业主体责任。同时,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做好专业化监管,全面提升安全监管水平。县安监局要制定出对各镇安监站的考核细则和办法,并认真组织实施;县政府督查室、县安监局将对各镇安监站的建设、人员配备和日常运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检查,确保圆满完成“三化”建设各项任务。
(三)落实制度,“四严双查”。各镇、各部门要严格执行省委常委会提出的“四严双查”要求,严格执行规定和制度、严格排查隐患、严格整改问题、严格进行验收,对工作不力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要严肃查究生产经营者和有关领导的责任,推动“三化”建设深入开展。
(四)抓点带面,统筹推进。县安委办要确定1个镇开展网格化试点,确定3-5个企业开展精细化试点,及时总结推广经验,统筹推进,确保“三化”建设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从5月开始,要建立“三化”建设工作进度每月通报制度和信息统计制度,各镇要落实专人,每月25日前向县安监局上报工作进度统计表,县安监局要及时将相关情况上报市安监局,并及时对各镇、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
- 上一篇:旬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05-08 ]
- 下一篇:旬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烟花爆竹行业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0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