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三个战役”工作部署以后,全县各镇各部门快速行动,立足一个战场,决胜三场战役,确保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战战必胜,场场都赢。
仙河镇:边界防控更严格,脱贫攻坚不断档
仙河镇是本次确定的高风险镇,镇内8个村(社区)与湖北直接交界,在那里,有许多护林员、志愿者、无职党员,坚持在交界地区巡逻、劝返,誓要守住一道“梁”,确保疫情“零输入”;针对“五类人”,持续加强宣传引导、检查排查、处置救治力度,确保疫情“零扩散” ;在牛心石、界碑石、檀树湾三个志愿者服务站,依然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把好三个“关”,确保疫情“零输出”。
一边是疫情严防控,一边是脱贫不观望,产业发展不能等。镇上继续在扶贫就业上下大力气,做强劳务品牌,已组织输出劳动力450余人,还在持续摸底贫困劳动力务工和产业需求信息,统筹安排组织劳务输出;已落实烟草1400余亩,还要抓好1800亩拐枣及其他林果产业和畜牧养殖业。
另外,该镇有序推动、细致把关项目建设及各行业规范复工,为其提供服务保障;帮扶干部入户开展摸底核查工作,进行信息补正,确保信息再精准;印发仙河镇《市脱贫攻坚挂牌督战第一阶段重点任务清单》,各村(社区)拟定目标、抓好落实,明确时限,确保脱贫提质增效。(王晶)
金寨镇:三项工作齐发力,最是实干显初心
金寨镇是本次划分的中风险镇,按照“重点防输入、防扩散和加快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的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其他工作两手抓两手硬。以“疫情防控打胜仗、经济发展紧跟上”的目标,严格落实防疫举措,统筹做好各项工作。
来到燕湾、张河高速出口两个健康服务点,执勤干部忙碌着对出入人员进行健康码扫码登记,做好“防输入”关键一环,继续为居家隔离人员和滞留外地人员提供保障服务;在各村(社区),继续加强宣传力度,营造“不聚集、不聚餐、不聚会”氛围,引导广大群众积极配合、科学参与疫情防控。
同时,镇上迅速召开企业复工复产专题会,要求主动对接指导涉及民生保障的企业,迅速有序恢复生产,镇内润新有机化肥厂已全面复产。另外,按照“1+3”产业发展模式,主抓5800亩烤烟生产,发展魔芋、辣椒、生猪养殖产业。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针对疫情当下外出就业难的问题,该镇开展就业信息指导,点对点包车服务,有序组织外出返岗复工。切实做好边缘户、监测户、在册贫困户“三类群众”的监测和帮扶,做优“党支部+三类群众+帮扶干部”,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防止边缘户致贫、脱贫户返贫,确保在册户如期脱贫,巩固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成果。
仁河口镇:疫情防控不松,产业常抓长兴
仁河口镇在抓好分区分级防控管理的同时,积极筹划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战疫情下的“产业梦”暖暖回升。
包帮干部得知贫困户赵富祥家有两亩空地,便上门介绍辣椒产业,鼓励参加技术培训,统一育苗,确保增收。该镇像赵富祥一样受外出务工影响而留下发展烟草、辣椒、土豆等传统产业的户还有很多。
针对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提供多渠道增收策略,规划产业发展种类及规模。截至目前,全镇共规划养殖猪679头、牛37头、羊225只、鸡5077羽、土豆405亩、辣椒800亩、烤烟1080亩。
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加大服务力度进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也成为近期该镇统筹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
“我要尽快回厂,把耽误一个月的收入挣回来。”准备去常州的胡章金说。为保证工人尽快顺利外出务工,仁河口镇社保站的干部上门服务,联系县人社部门的务工专车,暖心提供健康证,细心推行健康码办理,确保有条件的务工人员早日返岗务工。截至27日,全镇共外出务工297人,其中贫困户82人。
仁河口镇是旬阳首批列入的低风险区域,一方面继续加大防控工作力度,全覆盖推行健康二维码;另一方面全面有序复苏产业发展和劳务输出工作,确保群众增收有保障。
- 上一篇:探访陕鄂接壤地:秦岭深处绽放爱[ 02-29 ]
- 下一篇:旬阳县2020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0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