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旬阳县在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建设“小菜园、小库房、小饭桌、小公墓”,通过“四小工程”,解决搬迁群众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实现促入住、促腾退、促融入、稳人心、稳得住目标,让易地搬迁群众搬的放心、住的安心、生活舒心、服务暖心。从即日起,旬阳融媒推出系列报道《全面实施“四小工程” 解决搬迁后顾之忧》。
系列报道之三:建好“小公墓” 解决丧葬难
在进一步解决搬迁群众生活难题中,家中老人去世后的丧葬问题成了又一个难题,旬阳县按照尊重习俗与移风易俗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流转荒山荒坡建设“小公墓”,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解决搬迁群众丧葬难问题。
这里就是正在建设的神河镇神河社区铁树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小公墓工程,项目占地100余亩,其中公墓用地30亩,道路和绿化用地70余亩。
神河镇神河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赵龙波说:“目前已建成的墓地100多个,已经修了5米宽的硬化路2公里,栽了塔柏3000多株,在公墓的路下建的有10间2层的红白理事会,预计10月份能正常运行。”
赵龙波介绍说,神河镇全镇共有搬迁户516户,光铁树梁安置点就有216户搬迁户,占了全镇搬迁户的40%多,大家来自不同镇,不同村,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搬到安置点后,发现老人过世后丧葬没处办、没处埋成了很多搬迁户担忧的事,为此社区还专门向镇上反映了这一情况。
神河镇镇长华开军说:“活着要解决吃饭问题,去世了要解决安葬问题,我们镇党委政府根据群众的需求,通过积极争取民政部门的项目,建了这个小公墓,公墓建成以后特别对安置点群众实行公益化,也就是到时候收点成本费。公墓建成可满足整个集镇以及搬迁群众未来70年的丧葬问题。”
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把好事办到搬迁群众的心坎上,彻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目前全县已完成5个“小公墓”规划建设,其余各安置点正在加紧规划建设中。
- 上一篇:系列报道《全面实施“四小工程” 解决搬迁后顾之忧》之二:建…[ 07-15 ]
- 下一篇:西安外国语大学来旬阳县开展“双百工程”联县帮扶活动[ 0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