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赵湾镇:让“特殊人群”不再“特殊”

作者:张洋 发布时间:2021-11-29 08:42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近日,赵湾镇邀请旬阳市畜牧兽医中心副高级畜牧师乐荣林和旬阳市智慧职业培训学校培训老师到该镇进行残疾人职业技能与实用技术培训,本次培训共有109名具备接受培训条件的残疾人参加,各位培训老师用着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的讲解,内容涵盖了做好家庭养殖方方面面的专业知识,让所有参加人员都感觉受益匪浅。

“收到镇上要组织残疾人职业技能与实用技术培训的消息,我立刻就递交了申请。之前政府给我们提供了残疾人阳光增收扶贫项目,为我们扶持了发展产业的资金,我今年也养了10头猪,这次正好来学学技术。”现年42岁的家住全岭村一组肢体四级残疾的熊生富高兴地说道。

曾经的熊生富是典型的低收入贫困户,多年前妻子就与其离了婚,只能靠他自己照顾即将上学的孩子,“特殊人群”的标签让他的生活过得不是那么如意。

在包帮干部的多次上门宣传政策与交流谈心后,熊生富鼓起了摘掉特殊标签的勇气,坚定了让别人高看一眼的信心。现在的他,农忙时在家种植红薯和玉米,养殖生猪和土鸡,赋闲时还就近打零工补贴家用,自力更生,供应9岁的儿子在塘兴小学读书,年收入都能达2万余元。街坊邻居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和熊生富类似的还有王庄村一组的48岁李明军。由于自己患病,只能让已经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的亲弟弟作为监护人的他,也深深地明白弟弟的不容易。

虽然他享受着低保政策,但他还是积极参加镇村组织的残疾人技能培训。他时常告诉自己“我不是特殊的人”,今年种植15亩玉米,养羊5只也是他为家里出的一份力。

扶持5户通过发展烤烟进行自主创业的残疾人、申报26户残疾人阳光增收项目、协助70余人残疾人免费进行换证与升级......一项项暖心举措让他们摘掉了不一样的标签,更让“特殊人群”不再那么“特殊”。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