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赵湾镇:退耕还林“还”产业助农增收促发展

作者:段梅 发布时间:2021-11-26 08:09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我种了15.5亩的大樱桃,人工费、化肥投入都几万块了,现在还没有到挂果期,还没有见到收益,将大樱桃纳入退耕还林,每年能享受国家给的生态补偿金,在缓解我经济压力的同时更加坚定了我发展林果产业的信心。”

“我老两口年纪大了,娃在外面,我们的地坡度大,种不了,现在弄成退耕还林,每年可以领补贴,种的拐枣还可以烤酒,这真是一个好政策。”

“周站,我种了5亩拐枣,请给我设计成退耕还林。”

大家七嘴八舌,讨论退耕还林的事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按照“农户自愿、逐级审核、实地考察、图实一致”的原则,赵湾镇目前已经完成全镇6个村、300余户、2400余亩退耕还林设计工作,在助农增收的同时,实现山青、民富、生态产业更兴旺。

四个“严把”保质量。一是严把地类关,优先选择25度以上已栽植地块纳入退耕还林,禁止把不符合条件地块纳入规划设计。二是严把政策宣传关,镇村通过走访入户、微信群、院落会、广播的形式把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全面、准确地宣传到户,特别是可申请退耕地类、补助标准、安排顺序等,避免政策理解偏差。三是严把设计质量关。镇、村干部实事求是、实地考察、逐块登记上图,确保图实一致、条件相符。四是严把兑付关。明确补植、检查、验收、兑付时限、标准,专款专用,实现应兑尽兑。

倾心设计为民办实事。设计人员耐心听取群众意见、理解群众所求,给出合理建议,将符合条件的农户应纳尽纳,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宗旨。对因事不能参加的农户延长登记时限,对部分因病不能到现场的农户提供上门设计服务,确保退耕还林全覆盖。

多种林木融合布局。充分考虑镇情、村情,因地制宜,结合全镇产业发展规划,整村连片设计,合理规划产业园区,坚持以拐枣、核桃为主,大樱桃、栗子、侧柏为辅,形成多种生态经济林融合发展格局。通过此次退耕还林设计,全镇拐枣种植面积将增加2100余亩,核桃增加100余亩,大樱桃增加100余亩,侧柏增加100余亩,为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将“绿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