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红军镇“闪闪红星”志愿服务项目:灼灼红星闪 璀璨胸怀暖

作者:王罗茜 发布时间:2021-12-14 09:48 来源:旬阳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红军镇“闪闪红星”志愿服务项目立足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结合“5+5”模式,即整合“五大平台”功能,统筹推进“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项内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用好红色阵地,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新讲堂”

红军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深挖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的时代价值,传承红色基因,发挥公众活动主阵地的作用,合理利用辖区内的红色文化资源,红军纪念馆园区珍贵丰富的历史文献、图文并茂的展现形式、重现历史的大型浮雕、震撼人心的音像资料,将其打造成红色教育传播基地。目前已成为党员干部缅怀革命先烈、接受党性洗礼的现场教学基地,掀起党史学习教育“打卡潮”。

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现有的多媒体设备,采取“电影+党课”的新颖学习形式,通过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红色影片,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结合,据统计,省内外200余个党组织20万余人相继前来红军纪念馆接受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和体验红色文化,基地作用持续发挥。

聚焦百姓需求,打通群众办实事“服务通道”

群众需求在哪儿,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闪闪红星”志愿服务项目,积极探索需求对象“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服务对象“评单”的工作模式,以“菜单”的形式在网上公示,实现了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通过多样化的服务内容,增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满足市民群众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多样化、分众化需求。红军镇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采用“1+N”(“1”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服务中心为引导带动,“N”为多种志愿服务活动)模式,志愿服务队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群众需求,努力服务百姓生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先后组织开展“九率一度”宣传、反诈知识宣传、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文明实践活动,营造平安红军和谐氛围。通过开展入户慰问、惠民政策宣传等文明实践活动,用爱心温暖每一个人,得到了当地广大群众一致点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助残办证”志愿服务活动,针对部分出行不便和卧床不起的残疾人,邀请市残联和市中医院专家集中换证,确保残疾群体及时享受惠民政策。在疫苗接种、防汛救灾、森林防火、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巩固衔接结对帮扶等工作中,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被老百姓亲切地成为“贴心的红色军”。“1+N”模式搭建起了助民“连心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深化拓展志愿服务,让党员干部深入了解群众需求,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开展生动宣讲,打通政策理论“最后一公里”

新理念、新政策、农业技术、生活常识……群众关心的事,都在这里讲。红色动力宣讲队成员既有镇村干部,又有懂农业技术的养殖专业户,既有懂法律的顾问,又有“土专家”,小板凳、大院落,充满乡土气息的宣讲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等“飞入寻常百姓家”。

党员干部化身宣讲员,深入各村(社区)、深入村组农户开展四进四讲(进农户讲政策拓宽富门路,进党员家庭户讲党史涵养初心,进田间地头讲技术保增产增收,进村庄院落讲孝道和谐新民风)。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等主题为群众讲课。在纪念馆园区、村庄院落、田间地头,经常见到走村串户的宣讲“轻骑兵”,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想说的”和群众“想听的”结合起来,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基层党的理论政策宣讲最重要的就是接地气,要用贴近群众的语言和他们交流,要讲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才能让党的理论政策真正深入人心,使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红色动力宣讲队成员张震说道。

今年以来,开展志愿服务50余次,服务6000余人,着力提升了“闪闪红星”志愿服务项目影响力。创新的教育形式,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笃定前行,让红色基因根植人心。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