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掩映、河水环绕……旬阳市小河镇康家坪社区既有“颜值”又有“气质”,住房全部干净整洁,整齐划一;柏油马路笔直宽阔,一尘不染;垃圾桶“停泊”在“垃圾驿站”,标识清晰;路边杨柳依依,村民闲庭信步,悠然自得。
为民修路办实事
“去年8月,我们积极向镇上争取项目,协调因修路占地的村民,社区到三组的产业路项目终于在去年11月份正式启动了,我们村的烤烟基本都集中在这条道路两侧,在我们心里这就是一条致富路。”说这话的,是康家坪社区支部书记骆伟。提起这条致富路,他很是兴奋。驱车前往,硬化的道路在山岗上盘旋,道路两旁都是烤烟。一条4.4公里的道路从低处向山坡上绵延,10多户村民自发行动起来,大家纷纷拿挖锄、铲子等工具,义务清理边沟、排水山沟等,为道路建设出力。
“等这条路硬化好了,再也不担心烤烟在坡上难得背!”“有了路,今年烤烟销量肯定要比去年高许多!”提起这条产业路,村民纷纷称赞,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自豪。
路通,则民心通、产业旺、乡村兴。这条路的建成改善了交通条件,拓宽了群众致富路,使得村民的生活更有奔头。康家坪社区一直以来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用心用力用情服务群众,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做群众的“贴心人”。
改善环境靓颜值
近年来,康家坪社区完善基础设施,村庄绽放新颜。着手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不改变原有布局和建筑的同时,对街道上的房屋外立面进行了“大扫除”,穿上了“新衣”,屋内的厕所、厨房等也进行了升级改造。此外,还在各家小院新栽了花草树木,同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工作,每隔200米放置一个垃圾桶,加快了乡村“美颜”速度。
采用组织引领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发动群众在改厕、清理房前屋后等工作中投工投劳,同时以社区街道为中心,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沿村主干道纵深发展,一直延伸到每个村组的所有路段,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向好,基本达到了“干净、整洁、有序”的目标。全村共组织党员群众200余人次,出动各类器械10台次清理街道河道垃圾,栽种树木500余棵,街道安装路灯50盏,周边整体环境极大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擦亮人居环境靓丽底色,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得到明显增强。干净整洁的乡村,不仅留住了乡愁、也让更多村民受益。“亮化工程点亮的不仅仅是道路,更点亮了我们老百姓的精气神。一进集镇,看见亮亮堂堂的路灯,我这工作一天的疲惫一下就被照散了,真的很开心!”村民熊贤良看着新安装的路灯开心地说。
产业就业助增收
在青山绿水中,康家坪社区党群活动中心的红旗随风起舞,为乡村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红色,活动中心的广场上,村民们个个喜笑颜开,展示出积极的精神面貌。可是谁能想到,耕地面积1455.63亩,生活着431户1201人的康家坪社区也曾发展无路、增收无门,由于没有特色产业支撑,一些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一度使不少耕地摞荒。
美丽乡村美的不仅是“颜值”,更重要的是“内涵”。发展特色产业充实里子,康家坪社区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和群众需求,将烤烟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来抓,今年栽种烤烟370亩,作为重要的短效产业,累计可带动60户农户就业,人均增收10000元。随着烤烟开始大面积种植,黄土生金不再是梦。
产业有前景,就业有保障。为了让群众获得用工信息,村干部和包村干部逐家逐户的走访讲解,将政策送给群众,将就业创收和乡村振兴的信心送进群众心中。康家坪社区把社区工厂作为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积极引导群众到社区务工。“以前在外面打工,这几年受疫情影响春节返乡返岗非常麻烦,现在老家有了社区工厂,基本上可以实现楼上居住、楼下上班了!”家住康家坪社区一组的熊代娥表示,在家门口就业,既可以照顾读书的孩子,还方便随时照顾家里老人。
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畅想着康家坪社区的发展图景,支部书记骆伟充满希望。“让群众收入大幅增加,村容村貌切实提升,文明程度随之提高,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就是我的目标。下一步,准备发展农家乐,家庭农场建设也已经在规划之中,希望村民增收的渠道更多。持续加大乡村治理,帮助村民树立文明乡风,让美丽乡村名副其实地‘美’起来、‘富’起来、‘活’起来。”
- 上一篇:麻坪镇:“四宣传”筑牢新型电信网络反诈工作[ 03-25 ]
- 下一篇:铜钱关镇:党报阅报栏油墨飘香传“党声”[ 0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