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红军镇:撑好民生“保障伞”确保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

作者:夏昌耀 发布时间:2022-04-13 08:30 来源: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红军镇建专班、强宣传、惠民生,扎实做好防返贫民生保障工作。

组建民生保障专班,及时了解服务保障对象需求。成立由分管民政领导任组长,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民政干部及村干部为成员的工作专班,采取包户包人、一对一的方式,对所有民政服务保障对象进行常态化走访排查,及时了解服务保障对象需求,不断调整保障重点,及时跟进落细。

加强惠民政策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组织村居干部、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等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牢固掌握惠民政策知识,真正把提高群众知晓率、满意度放在心上,做到实处;逐户发放惠民政策清单,多角度、多举措向群众宣传相关政策,提升群众对惠民政策及办理流程的知晓率,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不断提高群众对救助工作的满意度。并且在镇、村(社区)公示栏按要求定期向社会公示救助实施情况,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

强化动态管理,加大困难群众预警监测力度。实行低保、低收入动态调整,对新增的及已在册的“三类监测对象”符合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条件的,及时纳入救助,做到应兜尽兜;对“三类监测对象”中不符合低保、特困供养条件,但符合低收入家庭的,按照低收入家庭认定程序及时识别纳入。在排查走访或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凡符合低收入家庭条件的对象及时识别纳入,确保应纳尽纳。

落实社会救助政策,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完善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稳步提高救助标准,有效防止“三类监测对象”返贫致贫,将低保、特困、临时救助三项救助审批权限用足、用实、用好,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提高救助时效。2022年第一季度累积新增低保17户46人,纳入特困供养9人,安排临时救助资金3万余元,使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有效防止了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