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小河镇:迁建红军墓 让红色血脉薪火相传

作者:郭丽侠 发布时间:2022-05-30 08:29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佝偻的身影、虔诚的叩拜……在旬阳市小河镇铁厂村红军墓迁建启动仪式的现场,88岁的程裕良老人的举动让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程裕良时常在清明、年节等节日去扫墓,在小河镇像程裕良一样对革命先烈心怀敬仰的人不在少数,红军精神就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日前,红军墓迁建已在铁厂村正式启动,在迁建过程中,还从红军墓中挖掘出双枪手枪套、药瓶、瓷茶缸等珍贵物件。据悉,小河镇铁厂村一组的红军墓掩埋的是一位在游击战争中牺牲的红军战士,名叫蔡正丙。由于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打,红军墓因常年无人管理,渐渐破败不堪,已经不能满足群众基本的祭扫活动。  

众人拾柴火焰高,红色事业代代传。在小河镇的重视下,市老促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文旅广电局等市级单位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下,铁厂村两委率领广大群众齐心努力,着手征地、施工、募捐等事宜。拟迁建红军墓一座、修建纪念广场一个、架桥两座,改建纪念堂一个。“红军墓迁建一事得到了社会多方的关心和支持。截至目前收到党员、干部、爱心人士及爱心企业共捐款17万元,此款项用于迁建红军墓及其配套设施。我们也期待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为迁建红军墓奉献爱心。”铁厂村支部书记石章明说。 

小河镇作为旬阳的革命老区之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拥有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根基。在长征时期,红军途径小河镇进行过活动,为纪念红军长征,在小河大桥对面的山上竖立了“红军长征纪念碑”。1935年春至1936年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和七十四师经常在小河、公馆、康坪等地活动。鄂陕第五路游击师师长孙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率部在镇安、旬阳等地打土豪、分田地,发动组织群众,坚持游击革命战争沿途刷写标语、打土豪、救济贫苦农民,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动员群众参加红军发动群众抗捐抗税,建立地方政权和抗捐军等,创建了公馆等苏维埃乡政府。在小河的这片热土上留下了红军战斗的足迹,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红军精神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入挖掘小河红色资源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传统、弘扬红色精神,也是我镇实施兴文强旅战略的重要举措。我们还要将求真、奋斗、创新的革命精神带入到工作中去,担起更重要的使命,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将小河镇建设得更加美好。”小河镇党委书记王涛示。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