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党报党刊走近群众,让党的声音及时传入千家万户是摆在基层的难题,近年来,构元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紧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目标,通过入户送报、院落宣讲、增设报栏等举措持续开展“送报下乡”活动,让读党报、用政策成了群众新的生活风尚。
杨荣堂是构元镇林相村的老党员、老干部,退休近20年的他在享受乡村田园生活的同时总觉得精神世界的匮乏,但是现在他有了一件期待的事儿,那就是:每周他都会从干部那里获得一沓最新的报纸。他说:“别看这只是一张小小的报纸,里面有大世界哩!通过读报,我不仅能看到国家正在发生的变化,也能知道未来发展的趋势,这让我感觉到自己还没有掉队。”每天茶余饭后,他总喜欢将自己在报纸里看到的讲给左邻右舍,这也让他在每次的聊天中稳居“C位”,心里甭提多开心。
在构元镇,像杨荣堂一样,喜欢读报的人还有很多。2021年底,构元镇经过调研摸底,发现有80余名老党员,留守老人有读报需求。2022年初,构元镇发起镇村党员干部组建“送报下乡”志愿服务队,要求干部入户开展工作的同时将党报党刊同步送到群众家中,并帮助做好辅助阅读讲解。就这样,一场场在田埂、院落、送报讲报的生动画面在构元大地上展开。
镇农业站站长刘军是送报志愿者中的一员,几个月下来,他送报最大的感受是:“给群众送报不仅能温暖干群关系,而且对自己的理论水平也是一种提升。”截至目前,全镇累计有70余名干部参与到送报的行列,送报4000余份次,100余位群众精神世界得到补给。
为了培养乡亲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2021年底,全镇还在农家书屋增设了8个党报党刊专栏,2022年初又建成了8个室外党报党刊阅读栏,实现全镇7个村1个社区全部覆盖。
羊山村的李玲是党报党刊忠实粉丝,她在报纸上了解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于是2021年年底,她就着手租了50亩荒置的土地,并进行统一的翻整。2022年初,她第一时间响应政府号召,通过带状复合技术发展大豆套种玉米60亩,享受每亩250元的补贴的同时,年底预计增收10余万元。别人问她哪来的先见之明,她得意地说:“人家报纸里面都写着呢嘛,我这是跟对了步伐”。
为了让报刊里面的政策内容通俗易懂,让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都能接触到、学习到、运用到。构元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每个村(社区)成立由联村领导、第一书记、支部书记为主力军的理论宣讲志愿者分队。在农闲时间,志愿者们深入田间院落,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围绕党报党刊、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等开展宣讲活动,让党的声音传递到群众心里,让惠农政策装进群众口袋里,真正实现富了脑袋的同时也鼓了口袋。2022年,志愿者们累计开展宣讲活动20余场次,党报党刊里传递的思想和主流价值观如同春风化雨般滋润着乡亲们的心田,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构元大地上蔚然成风。
- 上一篇:神河镇:多措并举全力备汛[ 05-30 ]
- 下一篇:铜钱关镇:支部书记上擂台 比出干劲争表率[ 0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