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段家河镇:“三链”机制促振兴 示范带动促发展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2-06-15 08:32 来源:旬阳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为着力破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农民增收难问题,段家河镇以“两强一好”示范体系建设为抓手,探索实施“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三链建设”,打破产业发展的区域壁垒,变“各自干”为“联合干”。

依托特色产业,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

段家河镇立足镇域实际,遵照群众意愿和立地自然条件,按照“生态立镇、林果富民强镇”的发展思路,坚持“一村一品”,选优产业品种,高点定位规划,以“樱桃、狮头柑、拐枣、香橼、黄桃”为主的“五棵树”产业链已经形成,特色林果总面积达28196亩(人均1.54亩),广大果农嵌在产业发展链条上,实现了生态经济双赢的良好局面。

2022年,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全镇坚持党建引领,整合各类资源,狠抓“三链建设”,做实“六大联盟”,成立“五棵树”产业联盟党总支,“五棵树”产业链党支部,通过吸纳帮扶单位、驻镇企业、种植大户和党员群众,有效整合“土地、企业、技术、平台、资金、销路、人才和劳力”八项资源,统筹产前、产中、产后跟踪指导服务,从流转土地、技术指导、统筹劳作、包装销售等方面全方位疏通产业发展的“毛细血管”,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累计整合资金60余万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个,党员致富带头人40余名,示范带动2000余户。

发挥人才优势,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

小产业实现大收益,每年三月的樱花和四五月份的樱桃只是段家河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而到11月份,拐枣丰产的时候,堆积如山的拐枣显得格外诱人。拐枣产业链党支部党员、天正酿造公司负责人南君涛介绍,拐枣已经形成了产业链,现在走的是“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新路子,每年拐枣种植、管护和收购都是规范化运作,公司不担心买不到,群众不担心卖不出。

支部搭建平台,党员发挥作用。北庵村的香橼栽植历史悠久,辐射带动全镇7个村累计栽植香橼4500余亩,形成了一道靓丽的汉江绿色产业经济带。村党支部把打造香橼产业名片作为强村富民的主抓手,围绕产品深加工,党员曹臣国牵头成立鑫国兴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协助联系引进香橼加工厂,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便利,可以创造一两千块钱的增效价值。

目前,全镇共有300余名党员聚合在产业链上,产业链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的优势,综合运用引才、育才、借才等多种方式,聚集起一支产业发展人才队伍,有效集聚各类资源要素参与其中。

构建产业联盟,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以李家庄村黄桃为代表的新兴特色林果产业正在悄然发展壮大,村党支部招引创业能人回乡,加入到产业链条上,凭借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村企联合打造400余亩黄桃、500余亩大樱桃精品产业园。黄桃产业链党支部全方位服务于链条上的群众,党支部坚持产业建设工作重点在哪里,党建活动就开展到哪里,园区的经营范围扩展到哪里,党建活动就延伸到哪里。先后带动全村200余户600余人参与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累计创收收入1万元以上。

弥陀寺村种植大户周贤花对这种全新的运营模式很是认可,自己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载了有4亩多拐枣,年产5000余公斤,除去自家酿酒外,剩余的都能全部卖给拐枣醋厂,能卖到一万多块钱。

产业联盟党总支引领产业链党支部、支部管理产业、产业带动农户,党员群众紧紧聚在党组织周围,段家河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稳定局面正如初升的太阳,涌动着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