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河镇金河口社区依托国桦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强化三联共建机制,将废弃的菌棒加工成生物颗粒燃料,在有效解决农业废弃物的同时实现增收,走出一条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走进废弃菌棒加工车间内,已经除去外层塑料袋的废弃菌棒整齐的堆放在一旁,工人们正忙着将菌棒放入破碎机内进行粉碎烘干,烘干后的粉料转入成型机高温挤压为棒状的成品,经传送带统一运放置存放箱进行冷却,再将成品按照每25公斤一袋的标准统一分装、封口。由废弃菌棒加工成的生物颗粒燃料,生物质颗粒燃料发热量高,清洁无污染,是不可多得的优质燃料。“它的使用价值相当广,比煤的造价低一半,燃烧量比煤大六千多卡,也可以用于加温烤火炉,也可以用于烤烟,也可以小众方面用于燃烧,既环保又实惠。”技术负责人孙中立说道。
位于金河口社区的国桦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每年菌菇采摘完毕后,留下的废弃菌棒可达2000余吨,如今,在废弃菌棒加工车间的转换下,这些废弃菌棒的利用率可达到90 % ,最高可日加工生物质颗粒燃料10余吨,真正实现了绿色无污染利用。
“借助国桦农林科技这个平台,我们把三联机制镶嵌到农业循环这个产业链上,通过将周边菇农生产的废旧菌棒统一收集起来生产生物颗粒,又把生物颗粒作为燃料出售给烟农烤烟,在增加集体收入的同时,解决了周边三百余人的就业问题,真正做实了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金河口社区党支部书记江世斌说道。
- 上一篇:段家河镇:“三链”机制促振兴 示范带动促发展[ 06-15 ]
- 下一篇:金寨镇:“三个一”夯实撂荒地整治工作[ 0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