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旬阳市甘溪镇施家坡村兴旬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养蚕室内,放眼望去,部分白胖慵懒的蚕宝宝密密麻麻地匍匐在桑叶里,进食发出“沙沙”响声;白花花的蚕茧宛如鸽子蛋般大小,如雪似霜,煞是喜人。工人们正忙着将成熟的蚕茧从折簇上摘下来,一筐筐摞起来的蚕茧不一会儿就堆成了小“雪山”,壮美的景象构成一幅丰收的美好画卷。
“摘桑葚、打理桑园、喂蚕、摘蚕茧.......都是手脚活,一年四季都有,很适合我。我把闲置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既能保证土地耕种,还能获得流转费用,‘双份收入’一年能有个三四万嘞!”长期在合作社干活的施加坡村村民李升玲一边摘蚕茧一边乐呵呵的说道。
“去年我们合作社建设了标准化养蚕室,配齐了养蚕工具,让养蚕更加科学化、集约化。这一批共养了50张蚕,产茧量达6000余斤,按照每斤23元的价格,预计能收入138000余元!”兴旬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胡文迅喜笑颜开。先后从事木材加工、食品餐饮、矿山开采、酒店经营等工作的胡文迅,在看到留守在家、有劳动能力却没有收入的乡亲以及整片整片撂荒的土地时,他便萌生了发展桑蚕产业的想法。经过几年努力,从刚开始摸索新建桑园小规模养蚕、四处寻找销路,到现在规模化养殖、商家上门收购,胡文迅逐渐成了村里有名的养蚕“土专家”。
“桑蚕一年分春夏秋三季养殖,每季可以养两批,从四月底开始,一直持续到九月底。桑蚕具有投入小、产量高、见效快等优势,不仅能壮大村集体经济,还能吸引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生态产业、高效富民产业。”施家坡村联村干部陈德春介绍道。
近年来,甘溪镇施家坡村因地制宜,依托桑蚕资源优势,采取“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桑蚕产业化经营的好路子。下一步,该村将充分发挥产业园区优势,逐渐形成以优质桑蚕资源开发为主的主体产业链,以立体种养、桑叶茶、桑芽菜、桑葚果脯为主的关联产业链,以适度发展桑果园观光休闲为主的衍生产业链,进一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 上一篇:麻坪镇:500亩撂荒地变“希望田”[ 06-17 ]
- 下一篇:蜀河镇开展“美好生活 与法同行”集中宣传活动[ 0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