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构元镇的金银花又迎来了采摘季,来到林相村张家山,绽放的金银花铺满了整座山头,身着采摘服的工人们穿梭在花丛中,双手在花枝间来来回回,在初夏季节里,构成了一幅喜人的农忙图景。
王道友是林相村一名退休老干部,老党员,2012年退休以后,返乡创业带领乡亲们发展金银花产业,今年,他种植的金银花面积已经达到100亩。10年来,他坚持为身边群众提供免费技术服务,在他的带领下,目前,林相村的金银花达到1000亩,花农发展到100余户,已经基本实现家家户户都种金银花。和王道友一样,马红军是王河村职业农民,也是构元第一个发展金银花的产业致富带头人,在他的带动下王河村的金银花产业已经达到了1000余亩。
近年来,构元镇突出“产业引才”“产业聚才”“政策帮才”“服务安才”“真情暖才”,鼓励技术人才跨区域流动,鼓励干部下乡种地,让全镇的人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实现大整合。目前已经有10余名产业带头人落地生根,全镇逐步形成了一个个主体带动,政府扶持,群众共同参与的金银花产业大联盟,全镇发展金银花产业达到10000余亩。
自金银花开摘以来,1000多名采摘人员在金银花种植基地采摘花蕾,采摘为期半个月,金银花亩产平均有75到100公斤,每公斤的销售价格在100元左右。按照每公斤两元的标准,较为熟练的采摘工人一天平均可以采摘六十公斤,收入120元。因为采摘简单、收入可观,采摘工作不仅吸引了本镇的劳动力,还吸引了不少周边镇村的群众前来务工。
李大琴是城关镇两岔河村的一名留守妇女,她现在每天天没亮就会赶来园区务工,她说道:“因为要照顾孩子上学,不能外出务工,采摘金银花这个活儿还是非常适合,现在我每天差不多百十块钱左右,生活啥待遇都还可以,蛮好的。”
为了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中药材产业的附加值,构元镇坚持市场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不断打通基础设施、包装、技术等产业发展堵点,推进中药材全产业链条形成。
2010年注册成立的旬阳市秦蕾金银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是一家集金银花种植、育苗、收购、加工、销售、技术服务、农资供应等为一体的全订单种植专业合作社,集中厂区占地20亩,烘烤加工设备40余台,生产“秦盟”、“秦蕾”、“秦巴道地”、“城市小火”等品牌金银花茶、饮品,利用公司+合作社(基地)+种植户(贫困户)形式在构元镇吸纳社员900户2000余人,带动5000余人通过产业、就业实现增收致富,合作社也先后被评定为“国家500强社”、“国家示范合作社”。
“下一步,构元镇将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根据当地气候特点,瞄准中医药广阔前景,通过支部引领、盘活资源,做大产业,做靓名片,继续发展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产业,打造高效高产的中药材全产业链条,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构元镇党委书记表示。
- 上一篇:桐木镇:基干民兵集结点验、训练、政治教育[ 06-21 ]
- 下一篇:甘溪镇:主题党日活动“党味浓”“接地气”[ 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