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石门镇:提升人居环境成色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作者:邹一铭 发布时间:2022-09-15 09:21 来源:旬阳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石门镇自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采取以“点”突破、以“线”带动、以“面”覆盖的方式,形成了全镇突出重点村,全村突出重点户“抓点带面”促推进的良好局面,不断擦亮乡村靓丽底色。累计动员群众500余人,清理农户“三堆”20余处,各类生产生活垃圾50余吨。以“三榜一通报”为载体,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现了“一时美”向“长久美”转变,“大整治”向“精细雕”转变。

支部加党建,干部带群众

“自从开展争创‘最美庭院’活动以来,村干部动员村民把自家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将废弃房屋拆除,为促进美丽乡村贡献自己一份力。”谌家院社区居民谌德军说。

走进谌家院社区,只见一条条硬化路通到家门口、村民房前屋后种上了树,昔日里的残垣断壁荡然无存,美丽村庄跃然眼前,令人心旷神怡。

通过细化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措施,由上到下逐条逐款落实工作责任,从领导干部带头到部门联动,再到全民广泛参与,以环境卫生、危旧房屋拆除、乡风文明为重点,加大拓展延伸相关工作,实现全面覆盖,既治标、又治本。通过镇党委、镇政府带动,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村民行动的“党建+”工作模式,引导村民自觉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来,逐步形成比学赶超、你追我赶、以干促效的浓厚氛围。

先行先试,比学赶超

探索“先行先试”工作模式,成立4个环境卫生整治督查小组,以12个村(社区)为重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危旧房屋、废弃养殖圈舍、破旧围栏网、残垣断壁、户厕等进行集中大拆除、大清扫,大清理、大清运。 督查小组坚持一日一督查、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评比,发现问题及时交办、限期整改,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将整治工作与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季度考核相挂钩,作为季度、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并通过运用积分超市、村规民约,定期开展检查考核,约束村民日常行为。开展“最美庭院”示范户、环境卫生整治示范户等评比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今年对全村进行了大整治,清理了巷道垃圾、门前草垛、户厕、修建带有宣传标语的景观小品和村庄标识,摇身一变‘示范村’。”崔家堡村党支部书记周敬举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现在全村人都在比‘干净’,环境是大家的,一起维护才能变得更好。”白庙村党支部书记秦德科说,现在大家会通过最终比积分来互相找差距,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提高了不少。村上的“清洁评比积分”制度,让村民变“要我清洁”为“我要清洁”。

说一千道一万,干就一个字

“我们对村每组、每户、每个公共场所划分片区,确定责任人,并进行亮牌公示,每个干部接受群众监督。”木瓜村党支部书记孔祥礼说道。从环境积分超市、道路的硬化、红黑榜、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方面着手,既让老百姓参与了人居环境整治,又享受了整治的成果。“要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围绕公共区域清理、农户房前屋后整治、残垣断壁拆除、户厕改(新)建等具体内容,全面推进环境卫生大整治大提升工作,为美丽乡村‘提颜增质’。”石门镇党委书记说。

通过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将全镇干部紧紧拧成一股绳,让先进村“晒成绩”“受表彰”、后进村“红红脸”“出出汗”。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建成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的总体部署,以净、美、绿为主线,以“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专项行动为抓手,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成色,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