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红军镇:红色领航 擘画乡村振兴锦绣画卷

作者:王登霞 发布时间:2022-12-09 09:28 来源:旬阳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大雪”过后,万物潜藏。时下,走进红军镇,让人欣喜的不只是满目“丰”景,还有徐徐展开的乡村振兴崭新画卷。

近年来,红军镇以“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乡村振兴示范村”为龙头,立足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禀赋、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深入推进“产业富村、基础强村、环境美村、支部带村、文化兴村”五大工程,实现特色产业集群成规模、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人居环境整洁优美、乡风文明社会和谐的目标。

好“丰”景源自于好政策

围绕“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和“两高于、两提高”为目标,以就业、产业增收为重点,聚焦“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底线,采用“1+1+2”帮扶工作机制,认真开展落实“周排查、月研判”,全面监测所有农村常住人口,重点关注有大病重病和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失能老年人口等特殊群体的家庭,坚决守住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对所有农户实行帮扶(监测),“三类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对一般脱贫户(除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帮扶联系人,农村其他常住农户,按照“三级网格”落实动态监测联络人,确保所有农村常住人口帮扶(监测)全覆盖。

好“丰”景源自于好产业

深化“支部引领•村社合一”,扩展以红仁核桃、拐枣、富硒茶为主的特色林果业,深入推进“一村一品”。抓点示范种植密植大豆、大豆玉米复合带1660亩,扎实推进撂荒地整治,有效遏制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统筹利用撂荒地,补足粮食安全“短板”。开发茶叶采摘、观光体验项目,茶厂生产线全面建成并顺利投产,目前正申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规范管护红军、丰积、茨坪500亩红仁核桃产业园,完善喷灌、排水等配套设施,红军村采取退耕还林种苗补植、间作套种的方式新建红仁核桃200亩,成功创建安康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深入推进传统养殖业“百千万”工程,培育种植养殖业产业大户100户以上,种植特色林果20亩以上、中药材10亩以上、魔芋5亩以上,培育家庭农场15户,进一步完善产业大户奖励扶持办法,扶持鼓励各村(社区)培育种植养殖业大户不低于10户,打造百亩产业示范点1个。同时,积极争取扶持资金,采取自营、入股、联营等多种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增收年度均实现5万元以上。

好“丰”景源自于好项目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谋划为先、招商为重、落地为要”理念,打好“谋划、招引、建设、保障”组合拳,打通制约项目落地的“堵点”“痛点”, 高标准高质量加快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切实将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今年开工建设红军大桥、丰积社区大桥、污水处理厂、游客服务中心河堤、核工业精神纪念馆、红军河口至东川(原红军纪念馆旅游公路)等。制定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奖惩办法,严格落实周调度、月考核、季奖惩、年终评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细化工作举措,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有序有力推进项目建设。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