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石泉县情> 旅游康养> 文化石泉>正文详情
索引号 -GK-2017-0000 发布日期: 2017-10-23 09:39
来源 妇 联
内容概述 刘凤鸣渴望创作更多文艺精品

石泉:“文艺大咖”刘凤鸣渴望创作更多文艺精品

“汉调二黄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块活化石,作为汉调二黄的文艺继承者,我将携手我的文艺伙伴们,努力创作出更多的文艺精品,用更多的文化力量助力党的事业,力促社会和谐文明……”10月21日上午,在安康市石泉县,在当地算得上响当当的“文艺大咖”的刘凤鸣,如此表达着听取党的十九大报告后的内心感受。

刘凤鸣是汉调二黄传承人,著名旦角演员。2011年,他和同行们牵头成立了“石泉县汉调二黄业余剧团”,她奔波劳累,日夜操劳,组织演员排练,恢复古老剧目,创作汉调二黄歌舞小品等。六年来,到省、市、县、乡村演出汉调二黄50多场次,为传播这一古老剧种,振兴汉剧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随着人民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汉调二黄市场大大萎缩,刘凤鸣深感汉剧艺术后继无人,面临着生存和消亡的危机。“学习汉剧要从娃娃抓起”,近年来,她利用休息时间,义务到青少年活动中心、职业中学、城一小青少年中普及汉调二黄知识,传授压腿、翻身、涮腰等基本功技术。

刘凤鸣在舞台上演绎的是聪慧、善良、美丽、能干的妇女形象,台下她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28年前的一个寒夜,刘凤鸣、欧定元夫妇在县城街头收养了一残疾婴儿,抱回家后立即将孩子送县医院救治,住院40多天才算保住了孩子性命,到孩子三岁时才被确诊为脑瘫,双腿无法行走。

然而,面对“脑瘫儿”,她和丈夫一直没有放弃,花光全家积蓄为孩子治病住院,直到孩子9岁才勉强走路。在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原本生命垂危的脑瘫儿,现已长成了大小伙子,已经会照顾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