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大金:致富兴家,只手撑起一片天

时间:2019-02-22 15:04作者:李思纯源自:城关镇

46岁的纪大金是石泉城关镇黄荆坝村的贫困户。

命运从一开始就没有眷顾纪大金的家,家里四兄弟,包括他在内就有三个残疾。老实巴交的父母早出晚归守着土地种庄稼,也没能让一家老小吃过饱饭。成年了的纪大金常常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发呆,眼巴巴的看着同龄人都出去务工挣钱了,可他去不了,没人愿意收一个只能一只手干活的人。“但是抱怨没有用,日子还得过。”终于想通了的纪大金这样说。虽然认命,但并不服输。纪大金开始磨练自己,一只手锄地、一只手挑起重担、一只手扶犁打耙、一只手播种施肥......纪大金的进步减轻了家里的负担,也让四邻乡亲刮目相看,他逐渐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后来,纪大金和两个残疾哥哥都办了残疾证,享受国家给的残疾补助,分户之后,村上又帮他申请了五保金,每个月,纪大金都能领到四百元左右的补贴。很多人对他说:“这下好了,你可以不用那么累了,少做点日子也能过。”少言寡语的纪大金总是脸一红,不好意思地说:“自己年纪轻轻,光指望国家给,不像话嘛!何况父母年龄大了,哥哥又是残疾,我还要给他们把家撑起来。”2012年,他在亲戚的帮助下贷款盖起了牛圈,最开始只有一头牛,连年累积,最多的时候养到七八头,其中仅出售三个牛崽就获利三万元。

近几年,纪大金作为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认识到靠产业致富脱贫的重要性,思想越来越进步,思路也越来越开阔。他重视生态养殖,将附近没有耕种的荒地开垦出来撒上小麦,将别人田地里的秸秆和稻草用三轮车全部拉回来储存,用壮实的青麦苗和原生态无污染的秸秆养殖肉牛。同时,还种红薯和苞谷,用来养猪。2018年,他发展的产业除了原生态的猪牛养殖,还种了近4亩果树。驻村工作队考虑到他和母亲、哥哥住的土坯房已经成了危房,给他家申报了旧房改造项目。为了便于纪大金照顾90岁的老母亲和残障的哥哥,旧房改建时,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帮他们将两户的房子设计到一起。2018年8月,一家人搬入了敞亮的新居。

看着身后白墙青瓦的新屋,看着身旁身体康健的老母亲和同他形影不离、患有智力障碍的哥哥,纪大金忙碌之余也有说不尽的感慨和欣慰,“自己养牛养猪有了产业,生活改变了,日子好过了,家人也照顾了。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对吧!”

面对来看望他的村干部,不善言辞的纪大金话语简短、质朴,却更令人感动,他说:“我还要将牛圈扩建,红薯也要多种一些,好喂猪。自己生活搞好了,也是给国家减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