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xzfgzbmsqxrmzfbgs-GK-2019-0263 | 发布日期: | 2019-03-20 11:00 |
来源 | 安康日报 秦巴文旅 | ||
内容概述 |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实现共赢发展 |
近年来,石泉县坚持“三宜”石泉建设,把旅游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将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实现了文旅互惠互利、共赢发展,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省级旅游示范县、省级文化先进县、陕西旅游名片百强榜十大强县等20多项荣誉。2019年,石泉县将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契机,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提等升级,实现旅游发展新跨越。
一、推动实施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按照“坚持四个不动摇、促进四个转变、实现四个目标”的总体要求,围绕“一心、三区、多点”空间布局,重点实施“六旅”融合(文旅、农旅、工旅、城旅、村旅、数旅),提升“六化”(专业化、标准化、品质化、特色化、智能化、品牌化),依托金蚕文化推动池河金蚕小镇建设,利用鬼谷子文化打造云雾山鬼谷岭项目建设,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一步丰富中坝作坊小镇文化内涵,打造形神兼备的旅游景区,带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二、固化四季文化旅游大型活动。常态化开展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打造活动品牌,办好春季民间社戏展演、夏季蚕桑文化旅游节暨全国丝路文化研讨会、秋季中国·石泉鬼谷子文化高峰论坛和冬季庖汤会文化旅游节活动,不断提高旅游服务产品供给质量。
三、探索人才引进,推动旅游商品研发,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依托,利用柔性引进人才政策机制,探索引进创意设计、技术研发等人才,通过推动文化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和打造特色品牌示范店建设,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关联度、涵盖面、附加值,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四、探索创新文化旅游扶贫模式。树立文化和旅游发展共建共享的思想,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创业、就业,同时促进旅游村镇人居环境改善和乡风文明,真正实现扶贫扶智(扶志),推进乡村振兴文化旅游扶贫“一游三带一促”模式的改革创新。
五、创新石泉旅游宣传推介模式。主攻西安、汉中、安康等旅游市场,加强与目标客源市场旅行社的合作,依托融媒体扩大宣传、利用口碑借势宣传、借助旅行社延伸宣传、凭仗旅游联盟互助宣传;创新宣传营销方式,利用安康“春来早”、西洽会、旅博会、丝博会、文博会、龙舟节等节会平台宣传石泉旅游。
六、营造良好的文化旅游市场营商环境。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严厉打击文化和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文化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石泉县将借助境内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全力打造“鎏金铜蚕·丝路之源”、“鬼谷子故里·智慧之乡”文化名片、“秦巴水乡·石泉十美”形象名片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国字号招牌,把石泉真正建成中国秦巴最具魅力的康养休闲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