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实施“三五三” 教育发展战略,石泉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多措并举,不断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经费使用监管,进一步提升该县教育财务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将学校各项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按照“二上二下”程序,提高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预算批复一经下达,不随意调整,严格按预算进度使用公用经费,做到无预算不开支,有预算不超支。坚持勤俭办学,制止新增债务,严控“三公经费”,加强经费使用绩效评价管理。
二是提升采购管理水平。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管理规定,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主管局每月向县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汇总上报本系统采购计划。大型采购项目由政府采购中心统一实施,批准由部门集中采购的项目由县局组织实施,其余小型采购项目如询价、协议供货采购由采购单位按程序组织实施。由于措施到位、制度健全,有效杜绝了单位随意采购的行为。
三是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建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把国有资产管理放在与学校资金管理同等重要位置。不断提高中小学校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每年开展一次国有资产专项清查工作,规范学校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过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同时,督促学校及时更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做到账实相符,确保资产信息的全面、准确和完整。
四是提升财务监管水平。建立教代会审议预算制度和支出报销“3+1”财务会签制度。学校大型校舍维修和大宗物品采购实行校委会集体决策,大额支出还必须事前书面报告主管局同意后方可实施。通过健全监督机制,实现教育经费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同时,县局还加大对学校食堂财务管理督查力度,坚决杜绝“私设小金库”和违规使用经费行为。校长离任必须接受经济责任审计,学校必须定期进行财务公开。
五是提升财务工作水平。健全完善财务制度,有效防范财务风险,重视财会业务培训,认真学好《会计法》、《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和《政府会计制度》,切实加强财会专业队伍建设,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校长、财务人员专题培训。为方便基层学校办理报账业务,县教育经费支付中心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优化业务流程,确保教育经费安全、高效运转,进一步促进该县教育财务管理工作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