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脱贫攻坚“百日决战”打响以来,后柳镇紧密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与脱贫退出“576”标准,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强化压力传导、强化措施落实,争分夺秒、攻坚克难,“百日决战”实效明显。
强化党建引领 聚焦尽锐出战
扛牢政治责任。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化对脱贫攻坚重要性、紧迫性和方针政策的认识,扛牢政治责任,凝心聚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加强能力建设。强化“四支队伍”管理,重点治理“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作风不扎实等方面问题,持续推进脱贫攻坚领域作风转变;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政治站位不断提高,履职能力不断提升。
建强基层堡垒。把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作为建强支部的有效抓手,积极引导各类“能人”进入村级班子。率先完成3个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一肩挑”,吸引28名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扎实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与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治,顺利完成1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治;紧抓产权制度改革契机,以支部为中心创新推进“支部+公司+贫困户”“支部+景区+贫困户”等扶贫模式,实现了14个村“村村有集体经济”。11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规范运行并实现首次分红。
强化压力传导 聚焦凝聚合力
紧抓“关键少数”,层层传导压力。3名联镇县级领导率先垂范,主动协调解决资金,化解难点问题;夯实关键人抓关键事的政治责任,镇党委书记、镇政府镇长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脱贫攻坚,带头深入14个村,遍访贫困户,实现问题排查、难题化解、督促指导三个“全覆盖”;10名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包抓1-2个村,负责与工作队共同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形成帮扶单位与镇党委、镇政府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严格落实《石泉县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压实工作队长第一责任,发挥“四支队伍”优势,做到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全镇120余名工作队员、180余名交友帮扶干部自觉向镇党委、镇政府签下“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自愿放弃节假日休息,吃住在村、下沉到户,全身心谋划脱贫攻坚,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与恒心冲刺“摘帽”目标。
强化措施落实 聚焦工作实效
住房保障成效显著。集中开展农户住房改善提升与安置点配套设施完善两项工程,加快督促易地扶贫搬迁户搬迁入住,农户住房条件全面改善;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依托后柳水乡根艺奇石创业园、中坝作坊小镇、社区工厂等3个重点项目,着力打造3个移民社区安置就业园区,搬迁群众实现在家门口稳定就业、稳定增收、稳定脱贫。
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大力实施水、电、路、讯、医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道路硬化、人饮工程、边坡治理等项目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14个行政村实现标准化卫生室、合疗报销业务、执业医师配备全覆盖;磨石、一心村、前锋等7个村低压电网与安全用电改造全面完成,电力入户率达100%;黄村坝、长兴、磨石3个村通讯质量不佳的问题得以极大改善,脱贫基础全面夯实。
产业扶贫如火如荼。积极落实产业就业“三有”举措,引导鼓励贫困群众新发展各类经济作物近6000亩,养殖蜜蜂1500箱、家禽5.4万只,桑蚕1500张,奖补贫困户420户,发放奖补资金115.6万元;强化产业技术培训,全年组织开展产业技能培训30余场次,累计培训1820人次,实现了产业扶持户长线产业、实用技术培训全覆盖。
就业扶贫扎实推进。大力开发使用各类公益性岗位人员,引导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与自主创业;积极推进新社区工厂建设,建成毛绒玩具生产线一条、加工点2个,创造就业岗位500余个,带动30名贫困群众务工增收。
健康扶贫筑牢防线。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充分利用集中与分散两种方式开展健康体检,3807名贫困人口享受到免费健康体检;27名大病、669名慢病贫困人员实现医疗签约服务全覆盖,所有贫困群众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
集体经济不断发展。积极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0个贫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各项规章制度、软硬件设施齐全,顺利通过县级验收认定并规范运营,带贫益贫效果良好。首批收益资金已按照分配方案分红到户,480户贫困户获得红利。
内生动力全面激发。坚持以新民风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志智双扶”,扶贫扶志宣讲活动实现全覆盖;常态化开展院坝宣讲、道德评议等活动,先后评选出正反面典型70余人。“志智双扶”措施更加具体,激励、教化作用更为明显,贫困群众“我要脱贫”的欲望更加强烈。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决胜脱贫的战场上,后柳镇全镇上下正以铁一般的意志、铁一般的担当、铁一般的纪律下足“绣花”功夫,推动脱贫“摘帽”任务的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用实绩践行初心,彰显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