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好用好,后柳镇整合资源,快速推进,截至11月8日,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部完成挂牌,标志着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在后柳镇落地生根,真正做到有固定场所、有专人管理、有活动模式、有制度机制,为文明实践活动正常开展和传播提供有效载体。
后柳镇除村(社区)依托文明实践站成立的15个志愿服务分队,另设法律服务、党员干部“三下”、移风易俗、文化惠民、立德育人分队等12个特色志愿项目,由分管领导担任分队队长,搭建了“理论宣讲、教育培训、文化服务、科技科普服务、健身体育”五大文明实践平台,实现镇村两级全覆盖,扎实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队伍建好了,文明实活动如何规划,才能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让文明实践工作更有“温度”?
整治环境,提升美丽乡村颜值。各村(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协调志愿者服务队伍、党员群众、公益性岗位等人员,定期对辖区内村社道路及河道杂物进行清理,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既美化了辖区内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了乡村颜值,又培育了志愿者与群众爱护公共环境的意识。
政策宣讲,激发群众发展动力。后柳镇贴合群众需求,建立“领导干部讲理论、行业骨干讲政策、先进模范讲事迹、扶贫先锋讲脱贫、文艺骨干来表演”的立体化宣讲格局,以通俗易懂的地方语言,开展扶贫扶志、法律科普、平安建设、“三率两度”巩固提升宣讲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筑牢思想根基、营造浓厚氛围。
走访群众,解决农户实际困难。由各村组成的文明实践志愿者分队,持续走访特困供养人员、收入困难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了解农户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并及时协调解决。同时,文明实践志愿者分队还帮助困难农户整治室内外环境卫生,引导农户自觉改善居住环境。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为脱贫退出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后柳镇通过积极探索实践,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传播好声音、弘扬主旋律、凝聚干群心的主阵地,促进人居环境美、乡风民风美、文化生活美,培育新时代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