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昌兵:坚于职守 砥砺前行

时间:2019-11-25 14:28作者:李勇源自:县总工会



蒋昌兵作为县总工会派驻包村干部,从齐建村的县派驻村干部到熨斗镇双坪村的第一书记,基层一线的五年经历,蒋昌兵见证了熨斗镇这些年的变化,也经历了自己的变化。

2012年被派驻熨斗镇齐建村时,配合单位为村上修建了村委活动室及两座便民桥,还有2公里的通组路。“那时候不用在村上住,一年下来几次,大部分时候是在原单位上班。”2015年转战双坪后,开始了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自脱贫攻坚战役开始以来,从上到下,所有的精力全都集中于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谋划和行动上。2015年开始就被任职为双坪村第一书记的蒋昌兵更是肩挑重担,一马当先。

双坪村是熨斗镇的贫困村,由于地势环境差,可利用耕地面积少,劳动力薄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015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38户397人,数据清洗后剩余98户,贫困发生率达39%,截至目前还有83户238人未脱贫。

蒋昌兵来到双坪村后,协同县镇村三级单位关系及力量,为双坪村修筑基础设施、发展产业、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目前已帮助27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蒋昌兵积极向县总工会争取资金及关系等方面支持,单位领导出面协调有关部门,为双坪村争取了饮水工程项目,修建了18口水窖,其中有8口是单位出资。连同县相关单位及熨斗镇政府,共筹资近50万元为村上硬化了两条通组路共3.2公里,另一条1公里多通组路路基已挖好,现已启动硬化。

然而,对于一个贫困覆盖率大的贫困村来说,需要解决的问题还不止这些。蒋昌兵多次向单位汇报村上的困难及工作进展情况,脱贫攻坚工作也得到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今年从单位有限的资金中挤出20余万元资金,帮助村上完成了贫困户危房改造、两室一场建设、贫困大学生资助、村道路基拓宽、会议桌添办等项目,在9月份将村活动室改造修缮完毕。

为使扶贫能够有效稳固,蒋昌兵与工作队结合双坪村实际情况,为村上制定了长中短结合的产业发展规划,以拓宽增收渠道。长期即茶园建设,中期即养殖业、短期即辣椒种植。现在全村已有220户村民(含85户贫困户)种植茶树共900余亩;扶持4户贫困户成为养殖大户,一年增收5000余元;今年13户(其中10户为贫困户)种植辣椒共20余亩。县总工会出资为农户购买了辣椒种子,蒋昌兵又用自己的工作经费解决了育苗费用。辣椒种下后,连同单位及镇村关系多方寻找销路,最后与七州五洋一家人公司签订订单合同,今年一共卖出4000余斤,一亩纯收入达1500元。下一步,计划培养本村两位有种植经验的大户自行育苗,进一步解决种苗成本及品种问题,巩固产业发展,在全村形成稳定有效、持续增收的种植项目。

对村上的产业规划落实后,蒋昌兵一有时间就会去实地看看发展现状。他帮扶的贫困户曾仕勤家里土地少,根据可利用的劳动力和家庭情况,蒋昌兵为他们制定了发展养殖的增收方案,帮助他们免费调运了50只乌鸡苗,协调办理了5万元产业贷款,新建了60㎡的猪圈,养了2头母猪和7头肥猪。今年母猪产崽15头,已卖出10头,肥猪出栏3头,到年底至少有1.2万元的增收。曾仕勤高兴地说,“前不久刚卖了三头肥猪,价钱还好,年底还能卖些,今年还有些赚头!”通过移民搬迁,曾仕勤一家已在镇安置点买了房,计划明年入住。双坪村的每一位贫困户都在改变,“精准扶贫”带动着整个双坪村也发生着变化。曾仕勤的母亲正在给乌鸡喂食,已经八十岁的老人把平时舍不得吃的鸡蛋都存起来,要么送人,要么卖点零花钱。蒋书记走访到她家,老奶奶一个劲儿地往他口袋塞瓜子,边塞边说,“这是我们自己炒的南瓜子,你尝尝你尝尝。”

今年,蒋昌兵帮扶了15户贫困户,是所有工作队员中包户最多的。住户离得远,很多路只能靠步行,对于一个50岁的人来说,也是项不小的体力挑战。为强化身体素质,蒋昌兵每天早上五点准时起床跑步,至少十公里。秋冬时这个点天还是黑的,只能先围着村活动室的院子绕圈跑,等天亮了就沿村道跑,日日如此,已经坚持了两年,现仍在继续。

扶贫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像蒋昌兵一样在基层工作的干部,经常是忙碌奔波一整天有时饭都顾不上吃一口,甚至一连上个月都回不了家。作为第一书记,需要承担的是全村的脱贫及党组织任务,而不仅仅是15户贫困户。包联驻村工作手册厚厚的一本,写得满满当当,还没记完,本子却早已被翻烂。大小会议交代的任务、需要落实的工作、各种处事纪实都一一记载在册。他和单位派驻的另外两个同事一起吃住在村活动室,忙完工作,在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任何休闲设施的村子里,只能逛逛村道听听全民K歌,或者在农闲时去附近的村民家聊聊家常。

一张床、一套桌椅,这就是蒋昌兵在村上的宿舍。坚守一线,面对诸如此类的所谓的艰苦,蒋昌兵从未有过抱怨之声。反而在看到村民们热情的笑脸时,深觉努力是有价值有意义的。闲时就在这里伏案记事,或者看看书。来到双坪村后,蒋昌兵第一时间掌握了基本村情,并深入群众,解决民事。去年年初,了解到一组村民张守善张守安家饮水不便,蒋昌兵便主动从自己的工作经费中拿出1500元为这2户8人解决吃水问题。后又听说三组农户曾国安家房屋常年漏水,又取出1500元划到曾国安账户,让其对漏水的房子做防水处理。这两户都并非贫困户,但作为本村村民,蒋昌兵同样尽己所能让他们能够过上更便利的生活。

听说双坪村三组有两兄弟因地界问题结仇多年,蒋昌兵便主动多方打听、多次入户了解情况,讲解政策,劝导疏解,终于让两兄弟缓和了关系。“现在他们每次看到我,隔老远就招呼,喊叫去家里坐,很感激。看到他们生活方便了,团结和睦了,我心里也高兴。”蒋昌兵说,很多时候,身心的疲惫不知不觉就在这样的暖意中被消融。

蒋昌兵手机上时刻挂着手机电脑两用U盘,为方便拷资料表册。在今年熨斗镇党委、镇政府对省市县派驻本镇第一书记的综合考评中,蒋昌兵获得“优秀第一书记”的称号。双坪村支部书记李承志评价他说,“蒋书记做工作实在,对我们村上的事上心尽责,事情来了一起商量,也从没听到他抱怨。”

蒋昌兵至今还时常带着村上的新人入户,教他们熟悉政策学处事方法。可谁又能想到,在此之前,他也是一个对农村不熟悉,又独自驻村,只能跟着村上老干部学经验、看书读报学政策的新手。五年的基层经历,丰富的不仅仅是工作经验,还有处事不惊的内心。驻村工作忙碌繁琐,脱贫攻坚,更是小到一个数据、一张表册,大到一村建设、一项规划,都要字字精准、事事见效。对于工作,蒋昌兵耐心细致、件件落实,没有因农村寂寥枯燥的生活而烦闷,没有因琐事缠身而急躁,更没有因层层叠叠的压力而退缩。可对于家人,他却是满心歉疚。蒋昌兵的母亲已经年过7旬,老人患有心脏病和严重的高血压,前两年因摔跤导致大腿骨折现在只能依靠轮椅行动,他和妻子是双职工,女儿在外地读大学。无奈之下,他只有花钱请保姆照顾独自在家的母亲,母亲每年的医药费生活费等也是他一人负担。“心里有牵挂,不能尽孝”,蒋昌兵语气略带沉重地说出这句话时,双眼也跟着垂了下来。

村民反映的事情,立马着手联系处理能够克服所有困难,在基层默默付出甘于奉献的干部,心中都有一份无法抗拒的使命和责任。他们的愿望,就是这里所有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他们也相信,这一切的努力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