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GK-2020-0000 发布日期: 2020-07-23 08:15
来源 县农业农村局
内容概述

【政策解读】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晏守柱解读《石泉县关于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意见》

《石泉县关于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晏守柱


2020年6月1日,县委、县政府印发《关于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意见》,现就意见作如下政策解读。

一、政策出台背景和目的意义

(一)政策依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和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

(二)目的意义:为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全面补齐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确保2020年脱贫攻坚圆满收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共十部分,从十个方面对贯彻落实中省一号文件作出安排。

(一)持续抓好脱贫攻坚工作

1.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紧扣全县剩余1246户2077人贫困人口减贫任务,统筹资源,落实帮扶措施,确保2020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2.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已脱贫对象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3.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建立五位一体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

(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以实施“十百千”工程为抓手,构建产业振兴支撑体系。加大支持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力度,统筹项目、资金向产业倾斜,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2.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以“八清一改一绿化”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到2020年底,全县90%以上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的行政村达55%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

3.加大能人兴业培育力度。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发挥能人示范作用。建立县、镇、村三级农技推广体系,实现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无缝对接。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巩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设成果。按照属地管理和“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落实管护工作主体责任,做好本村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日常保养、卫生保洁、安全管理等工作。

2.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以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打造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2.7万亩。

3.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重点在大力发展畜沼园循环农业,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1.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推进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增加城区学位供给。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2.大力实施 “健康石泉”工程。开展健康村庄等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加快推进医疗集团改革(县镇村一体化),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3.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严格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政策。    

(五)切实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

1.提升粮食保障能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6.3万吨以上、油料生产能力不低于0.8万吨。

2.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生猪产业“1+10+50+100”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坚持补栏增养和疫病防控相结合,确保2020年底生猪生产能力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启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标准化、追溯“四大体系”建设,确保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 98%以上。

(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

1.继续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2020 年底,实现所有村都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全部消除。

2.继续推进农村土地确权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3.继续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基本管理制度。

(七)切实强化乡村治理

1.深化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扎实抓好以县委书记民情“三本账”制度为统揽的“13N”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充分发挥各级书记“关键人”的作用,办好民生“关键事”。

2.推进高水平平安石泉建设。全面推行“三共六制”社会治理模式,不断提升县域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能力和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深化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县镇村联动,建立县级领导联镇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包村制度。增强村民自治能力,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社区)事务阳光工程。

(八)务实推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

1.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活动。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做好“政策、文化、科技、卫生、法律”下乡工作,引导广大群众提升道德素质,增强爱国情感。

2.扎实开展送文明下乡工作。通过开展“树千名标兵·弘新风美德”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学新思想、养新风尚、做新农民”竞赛活动,用典型示范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力量,提高农民素养,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

3.健全长效机制推进乡风文明。通过开办“农民夜校”、开展乡风文明十大活动、构建“四化四精准”志愿服务等系列机制,形成全社会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合力与氛围。

(九)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

1.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坚持“一个主题”,突出“两个抓手”,着力“三个提升”,做到“四个注重”,实现“五好目标”的“12345”总体思路,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六化三共六制”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2.全面推行镇村一体化。整合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力量,按工作责任定到村、镇上干部派到村、监督管理跟到村,着力构建镇村平台共建、事务共治、成果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确保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十)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从项目支持、金融支持、技术支持、奖补支持等方面加大对“三农”工作扶持力度。建立投入保障机制,积极争取中省市县对三农资金支持力度。


原文链接:http://www.shiquan.gov.cn/Content-2140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