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对接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大数据,包户干部对接农副产品销售;驻村工作队积极对接帮扶单位,在村委会前集中组织“农贸会”,批量购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零散农产品;饶峰镇党委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的肥猪、羊肉等早早被订购一空;各村农业专业合作社也没有闲着,纷纷主动对接,给建档立卡贫困户找起了销路……饶峰镇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深挖消费扶贫实用方法,拓宽建档立卡贫困户农产品销售渠道,以“零滞销”为目标不断谋划探索,不断稳固脱贫成效。
精准对接大数据,四项措施确保消费扶贫零遗漏
“他家有多少木耳,种了多少土豆,什么时候能产多少,我心里都清楚,定时定点给他帮忙推销,卖完把钱给他。”石泉饶峰镇三合村驻村干部刘艳荣说道。从石泉县消费扶贫全面推进开始,刘艳荣已经帮她的包联户出售了35斤木耳,600多斤土豆,土鸡40余只,从张罗零售推销到收款记账,她在年初就做好了打算。
政策搭桥、产销对接“四项措施”,是饶峰镇上下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零遗漏的核心机制。通过全面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摸底登记,对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种类、分布情况、规模大小做到心中有数;由工作队牵头,对预产出农品制定多样化销售方案,提前联络渠道确保“卖的出”;由包户干部跟进服务,做好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持、产出后的代售、代收款等;通过层层夯实责任,让镇包片领导、工作队、包户干部上下聚力,共谋消费扶贫的高质量落实,确保惠及每位有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拓宽销售渠道,四种销售手段确保农产品零滞销
“我们根据产品的数量规模,制定了不同的销售方法,一个目的就是把东西全部卖出去。”饶峰镇党委书记程贤军介绍道。
为了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所有农产品都能售空,饶峰镇制定了四种销售手段。以各村农业合作社为依托,联系农贸市场对规模化产出的大量农产品进行主销;对少量零散的土特产品,由包户干部推荐给镇党员干部,对接需求进行定销;对可以储存的日需型干货,由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帮扶单位进行包销;对于量少的特色优质农产品,通过镇电商服务平台,镇旅游景点设立的农副产品销售门店、柜台,线上线下推广给全社会。
全面发动力量,四个途径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零顾虑
“以党员干部为示范带动身边群众,从事商超零售行业的个体工商户到企业单位,都加入到消费扶贫的战线中来。”
为了进一步以促进消费扶贫为抓手,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质量,饶峰镇在发动全民参与上,也下足了功夫。通过发动机关单位“全员参与”。驻镇企事业单位、卫生院、敬老院、学校等单位食堂纷纷通过消费扶贫签订订购协议;通过超市柜台“全面推销”, 在集镇农产品销售市场、超市、景区景点、公路沿线等,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产农产品预留摊位,拓宽消费扶贫社会接触面;干部牵头“全线销售”。鼓励包户干部、当地能人老师、学生等以拍摄图片、抖音视频等在微信、QQ、短视频平台进行线上推广,让扶贫产品走向县外;各界人士“全民购买”。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员和结对帮扶责任人发挥帮扶队伍思路宽、交际广、渠道多的优势,积极为帮扶对象产品进行代言,开展熟人销售,向亲朋好友推荐产品,拓展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