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石泉县红十字会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最大的人道项目,集中优势,尽锐出战,全力攻坚。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脱贫攻坚工作考核为优秀,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以及工作队长被表彰为优秀工作队和优秀工作队长。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表彰为红十字会系统助力脱贫攻坚十大精品项目单位。2020年石泉县红十字会被安康市委、市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记功单位。
高度重视、全员参与。始终把聚集力量、弘扬精神、助力脱贫作为服务标准、履职要求和奋斗目标,先后制定《石泉县红十字会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石泉县红十字会驻村脱贫攻坚队管理办法》,积极开展人道精神弘扬、防灾减灾、灾后重建、应急救护、困难救助等重点工作,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质增效。全员参与包联驻村扶贫,主要负责人任驻村工作队总队长,副会长任工作队队长,派驻2名正式人员为固定工作专干,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全体职工齐上阵,社区群众总动员的良好工作氛围,确保了助力脱贫有力有效。县委领导和县扶贫局主要领导多次说“县红十字会单位小,人员少,能全力以赴助力脱贫攻坚,并取得可喜成绩,值得表扬和夸奖”。
实施项目、解决民生。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推动项目落实,全县累计接受援助资金近700万元,开展博爱家园13个、博爱三秦志愿服务项目2个、爱心逃生桥项目1个,学校为本项目2个,博爱卫生站项目3个,新建饮水工程12处,解决近3000人饮水困难问题,新建河堤2处,新建逃生桥4座,为13个村购买帐篷24顶、防灾减灾设备8种380件,为贫困户购买家庭急救包2600个,切实增强了项目村防灾减灾能力,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小项目,大效益,20来万就让几百人吃水不再愁,红十字会搞项目我们信服。”这就是合一村村主任孟正亮在项目终期评估中的肺腑之言。“项目改变了我们对防灾减灾的思想认识,拓宽了她对红十字会工作范畴,感受到了红十字会的真诚服务。”“实施博爱家园~社区为本减灾项目以来,将红十字会的精神与美丽乡村建设联系起来,通过树立新民风,开展季度环境卫生、健康知识、疾病预防等评比活动,建立积分考核制,通过民政部门爱心超市,激发邻里乡亲的好言行举止、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文明礼貌的村容村貌。”“我们感谢香港红十字会捐赠,感谢捐款人,相信这条路的实施可以打通我们社区减灾小组和群众之间心和心的距离。”这就是石泉县新春村项目减灾小组成员陈明英对项目工作的评价。
生计发展、促进增收。坚持以生计为抓手,精准施策,在池河镇合一村、力建村等10个村开展生计项目,落实生计发展项目援助资金103万元,帮扶102户贫困家庭,人均年增收1300元。其中合一村在生计发展项目中受益的14户(其中贫困残疾人10户)发展山羊,计划养殖320只波尔山羊,实际养殖了786只,出栏640只,存栏146只,销售金额41万余元,创下了一大(135斤)一小(60斤)两只山羊销售金额3500元的历史记录……村民陈海洋、孟正安不仅发展养羊,还自筹资金10余万元,利用充足的饮水和宽阔的林地,发展林下养鸡,因松林活动场地宽、虫草食物多,经常上树食松针,鸡肉鲜美有嚼劲,白条鸡深受西安、石泉等市场欢迎。力建村生计受助户中的6户贫困户2017年全部脱贫,每户人均增收近1千元。陈永国用1万元生计金购买玉米养鸡6批次1万余只,获利6万余元,新购置农用车一辆,他先烤酒,酒糟喂鸡,卖的酒钱冲抵了玉米成本及人工费,酒糟喂鸡不仅减少了鸡病,而且肉质鲜美,市场紧俏;黄昌红养鸡5批次1万余只也增收近6万元;陆红霜养殖母猪2头、母牛1头,当年增收2万余元,新盖了2层楼房;付荣华新建桑园20余亩,2018年养蚕33张,2019年能养蚕70张,年收益10万元;陈泽运流转土地120亩,建苗圃花卉,套种丹参、淫羊藿等中药材及绿化用的麦冬草,还有樱桃、李子、梨及栀子花卉等,年收入30余万元……生计示范户带动了生计发展,促进了增收脱贫,有效地降低了社区易受损性,提高了社区恢复能力及综合发展实力。
拓展救护、保护生命。投资45万元建设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体验教室,开展基地体验学习12次,培训师生近800人,培训其他人员近4000人,开展10期610人救护员培训,发放救护员证513人。利用世界红十字日、红十字博爱周、防灾减灾日等节点,先后在池河镇西苑社区、石泉县第三中学开展急救知识培训活动,为20000名群众、5000名师生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搬运等急救技术,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在紧急状态下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2017年合一村项目领导小组组长孟正亮运用培训的心肺复苏技能,成功救活村民的故事在全村广为传播……
弘扬精神、融合民风。2016年以来,积极开展人道救助扶贫济困活动,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6次,发放价值160万元的家庭救助包、棉衣、鞋等物资,近20000名困难群众受益。接受80万元药品捐赠,无偿发放给11个镇卫生院和70个红十字博爱卫生站。帮助20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申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天使阳光基金资助,救助金额约36万元,援助大病患者近50名解决资金30万元。积极推荐红十字志愿者、会员参加陕西好人、石泉好人评选活动,6人获评石泉道德模范、石泉好人。池河中学、合一村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获评全省优秀红十字志愿服务队,15名志愿者获评国家、省级红十字优秀志愿者。强化人道宣传引领,在县政府网站开设博爱石泉专栏,进一步弘扬红十字精神,传播红十字文化,讲好红十字故事,唱响红十字声音。2019年、2020年石泉县红十字会工作在《中国红十字报》宣传刊登7次,连续4年荣贺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荣誉。
真心帮扶、成效明显。县红十字会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三个六”的总体思路,落实人财物,包联城关镇黄荆坝社区贫困户60户129人全部达到收入过线,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工作,落实五保户22户22人、低保户26户75人兜底政策,为包联社区60户脱贫户送去3万元奖励扶持资金;为26户大病困难户送去12.6万元医疗救助款;易地搬迁贫困户21户59人;危房改造贫困户9户15人;落实25户金融贷款77.5万元发展产业;对17户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进行产业奖补,奖补资金25.46万元。由县红十字会等单位牵线,总投资3000万元发展茨沟产业观光园建设项目,其中桑园500亩、果桑120亩,2200平方米接待区、标准化蚕室、蚕桑体验馆以及附属设施基本建设到位。社区发展万头养猪场1个、养牛场2个、养鸡场1个、养羊场1个,贫困户发展产业33户94人,贫困户退耕还林10户21人,发放公益林补助36户95人。贫困户就业总规模41人,其中公益性岗位15人。5年来,新建社区道路13公里、水泥硬化12.4公里、“油翻砂”2公里,新建饮水工程6处。争取上级红十字会援助20万元执行博爱家园项目1个,援助15万元新建博爱卫生站1个,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和帮扶措施,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感受到红十字会的温暖,享受到改革成果的惠泽。
“莫笑苔花小,心向牡丹开”。为人民服务,弘扬人道精神,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是我们红十字会组织和红十字会人的使命、责任和担当!脱贫攻坚是红十字会开展核心业务的好平台、真正惠及民生的好战场,让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在省、市红十字会的支持下,克难奋进,奋勇争先,追赶超越,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宜居、宜业、宜游”幸福石泉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