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zfzstjj/2021-0014 | 公开日期: | 2021-06-09 14:22 |
来源 | 石泉县统计局 | ||
内容概述 | 石泉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解读 |
石泉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解读
石泉县统计局局长 李晓明
近十年来,石泉人口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揭示了我县十年来人口发展变化情况,显示出新的时代特征
一、常住人口下降、家庭规模缩小
全县常住人口为153221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71097人相比,十年共减少17876人,下降10.45%,年平均下降率为1.10%。
全县共有家庭户63988户,集体户1700 户,家庭户人口为143310人,集体户人口为9911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24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0.89人。
二、人口性别比趋于合理
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80393人,占52.47 %;女性人口为72828人,占47.5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6.59下降为110.39。这充分说明近十年来,人们思想观念发生较大转变,以及“全面两孩”政策对优化人口性别比方面效果的体现。
三、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6187人,占17.09%;15-59岁人口为91649人,占59.82%;60岁及以上人口为35385人,占23.0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72438人,占14.9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43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12.2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8.8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6.52个百分点。这反映出我县人口年龄结构的巨大变化,一方面,0-14岁人口比重的提升,反映出我县“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对人口结构的优化结果;另一方面65岁以上人口比重的快速提升反映出我县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我县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是在我县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改善和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流动性增大双重作用下的结果。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将给我县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卫生保健和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严峻挑战。
四、人口素质大幅提升
全县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718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429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0243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13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4607人增为8300人,增长80.16%;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492人增为12028人,增长4.66%;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8751人减为32791人,下降15.38%;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487人减为33372人,下降5.96%。全县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31年增为8.47年,增加0.16年。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的变化和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反映出十年来我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等措施的巨大成效,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五、城镇化水平提高、吸引力增强
全县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0980人,占46.3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82241人,占53.67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4342 人,乡村人口减少32218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3.23个百分点。城镇化人口比重的提升反映出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区域吸引力增强。
这次人口普查,取得了关于我县人口总量、结构、分布等重要基础数据,揭示了我县人口发展的新特点,也反映出一些人口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和挑战,对我县人口相关配套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战略挑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政策原文:http://www.shiquan.gov.cn/Content-2265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