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云雾山镇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zzfsqxywsz/2021-0001 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
公开责任部门 云雾山镇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1年10月30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2-06-09 09:55
内容概述 云雾山镇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云雾山镇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云雾山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与全国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五年来,我们恪守团结协作、贯彻民主集中,把牢了前行主脉搏。

镇党委班子能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在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扎实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班子成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镇党委班子注重发扬党内民主,把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作为增进班子团结、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抓手,确保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发挥好班子的整体效能。五年来,班子成员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补台、奋发有为,集聚了全镇发展的正能量,传递了和谐稳定的好声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今后将发扬光大。

五年来,全体镇村两级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白加黑”“五加二”,在云雾山这片热土上留下了勠力同心、不负韶华的志向和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身影。在脱贫攻坚一线,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村户农舍宣传政策、真情帮扶、解决难题;在防汛防火前沿,镇村干部留下了平安的足迹和辛勤的汗水;在项目工地,镇村干部深入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促建设进度加快。初心书写在了全镇的发展上,使命践行在了群众的心田里。五年艰苦的奋斗历程、五年收获的工作成就,激励我们更加豪情满怀、精神抖擞、奋勇向前!

五年来,我们落实惠民政策、狠抓脱贫攻坚,提升了群众获得感。

立下“军令状”,打赢“攻坚战”。聚焦全镇1074户288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村因户施策实施精准脱贫,截止2020年,全镇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4个贫困村全数出列,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自2017年起实现“四连优”,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不断提升。严守控辍保学底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及全镇一般农户无一名失学辍学学生,全面落实教育扶贫优惠政策,累计发放各类教育资助176万元,资助2069人次。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及“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报销”政策,落实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对象988名,村级卫生室全覆盖。完成全镇9个集中安置点建设,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94户886人,同步搬迁213户656人,全面落实“三保障、三支撑、三完善”,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提升镇内安置点公共服务水平;累计实施住房改善137户、提标改造52户、危房改造39户,解决历史遗留问题42户,全镇安全住房率达100%。新建饮水工程58处,实现了安全饮水保障率100% 。全面落实“应保尽保”原则,全镇共有低保户263户471人,五保户206户210人,五年累计兑付低保金、五保金共计1512万元,落实残疾补助190万元,切实做到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因地制宜增加劳力收入,共聘用护林员31名、护河员9名、保洁员及护路员等85名。

五年来,我们坚持项目为主、坚持产业为本,积蓄了发展驱动力。

五年来,我们把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立足全镇实际,发挥区位优势,内引外联,种植业、养殖业发展迅速,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在项目方面,注重发挥全镇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完成官田村旅游整体规划,通过内引外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2.1亿元,累计到位资金2.1亿元,建成废弃洞渣加工场、丁家坝农业园区、将军河片区农业园区项目。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宁石高速完成红线征地1233亩,临时占地574亩,共兑付各类补偿资金5875.4万元;完成云雾山景区征地170亩,补偿720万元,有力的促进了两大重点项目的有序推进。

在产业方面,立足本镇区位优势,合理谋划产业布局,持续加大“桑、畜、菜、芋”四大主导产业培育力度,5年来累计发展魔芋种植6800亩。巩固发展桑园1838亩,年养蚕1100张、黄花菜730亩、特色林果1500亩、订单蔬菜885亩,目前养猪存栏4114头、出栏8450头,养牛存栏850头、出栏450头,羊存栏1529只,畜禽2.6万只、出栏1.65万只。落实贫困村产业建园全覆盖,建成官田、云阳、松树沟、银杏坝、双河、铜钱峡6个产业示范园区,园区总面积达2550亩。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先后对11个村集体经济注资812万元,并采取发展产业、异地置业、投资经营主体等多元化投资方式,累计收益45.6万元。鼓励和引导集体经济与农户通过签订订单、土地入股、托管经营、务工就业等形式开展合作,让农户充分享受产业发展红利,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截至目前,11个村集体经济共带动2156户农户参与其中,累计实现分红30.43万元。

五年来,我们夯实基层基础、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了群众幸福感。

始终将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作为群众生产生活改善的有效抓手,合理布局项目建设,放在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地方。五年来,累计新建产业路、组级路30.594公里、便民桥16座,新建活动室2处、改建2处,新建卫生室2处。累计改厕470户,新建集中污水处理厂1个,村级污水处理站1处;配备垃圾清运车4辆,垃圾桶1100个,新建垃圾中转站2处,全镇生活垃圾做到集中清运、集中处理。

五年来,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建强干部队伍,凝聚了干群向心力。

镇党委始终把“六化”建设贯穿于党建工作始终,以“选好人、办好事、服好务”为党建工作指引,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圆满完成两轮村两委换届工作,7名乡贤能人顺利进入村级班子,41名能人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库,村干部学历层次得以优化,年龄结构搭配合理、能人比例显著提高。坚持党支部引领,深入开展支部联建活动,先后与宁石高速三标、四标党支部、堡子社区党支部联建,形成“支部+支部”为群众办实事,建产业。注重发挥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积极动员党员成立志愿服务队,全镇取得“零疫情”防控成果。在疫情防控期间,全镇229名党员、178名群众主动交纳特殊党费或者捐款捐物共计10余万元。发挥服务功能,镇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累计办理便民服务5000余件。

扛牢抓实主体责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咬耳扯袖、红脸出汗”,避免小错酿成大祸。制定《云雾山镇重点工作“三色督办”制度》等规章制度,5年来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干部65人次,给予党政纪处分46人,容错4人,形成了工作成效从实,推进工作从严,工作质量从优的良性工作机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县委干部管理“五精准”机制为抓手,完善相应配套机制,倒逼干部履好职。五年来,4名干部被提拔到副科级领导岗位,14名干部晋升职级,2名科级领导进一步使用,4名干部退回熔炉锻造,全镇上下形成一种“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氛围,干部队伍活力有效激发。

坚持以联系服务群众“13N”机制为主线,以县镇村书记民情“三本账”为抓手,五年来按期办结三级书记“民情三本账”131件次。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23起,无赴省进京越级访,“三率两度”知晓率和满意度位居全县前列,全镇上下安定和谐。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的五年,是镇党委团结带领全镇人民排除一切干扰、战胜各种困难、团结奋进、砥砺前行的五年,是云雾山镇发展势头持续强劲、乡村面貌明显变化、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是镇村两级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迎难而上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坚强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得益于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克难奋进、忘我付出,在此,我代表镇党委向联镇领导的精心指导、各位代表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及所有关心支持云雾山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

同时,我们也应清楚看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规模小、效益低;少数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落后,精神状态不佳,政治意识、担当意识、廉洁意识和规矩意识有待加强等问题。对以上问题,今后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工作规划

(一)奋发有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我们要解放思想,推动观念革命,改变长期形成的无位思维、闭塞思想、依赖意识,以奋发有为的姿态,正确认识自身优势,大力弘扬开放精神,培育开放文化,大力提升党员、干部、群众想开放、会开放、能开放的能力和水平。一要加大争取力度。紧盯国家政策调整方向,主动对接中省市项目,精心包装策划项目,积极求变招引项目。立足镇情实际,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多编投资项目,准确把握信息,达到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争取份额。二要加快建设进度。建立和完善项目服务协调的责任制,在抓好高速公路、鬼谷岭景区等重点项目的同时,对有投资意向的项目要提高效率、真诚服务,为项目落地甘当“店小二”,为产业发展当好“服务员”,力促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发挥效益。三要增加储备广度。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盘透资源,放眼长远,编制储备一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旅游开发等大项目、好项目,形成项目的梯次推进。注重发挥乡贤、在外成功人士的作用。

(二)解放思想,加大“旅游+”融合力度

以打造鬼谷岭5A级景区为目标,紧扣鬼谷子文化讲好故事,吸引游客,加大“旅游+”融合力度。一要通过“旅游+”助力产业兴旺。要充分发挥镇内海拔落差大、生物多样性明显的特点,大力发展“小而精、优而特”产业,积极支持林果种植,鼓励引导黄花菜、构树等经济作物种植,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让游客使农产品变现。5年内实现魔芋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巩固订单蔬菜面积500亩,建设规模养殖场5个;巩固特色产业,实现烤烟种植1000亩,林果5000亩,中药材规模种植1000亩。二要通过“旅游+”助力集体经济。建立企业与集体、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促进集体、企业、农民“三受益”。全力打造官田村、云阳村集体经济示范村及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三要通过“旅游+”助力生态宜居。要立足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人文优势,围绕周围旅游景点,互联互通、以点带面,发展农家乐、民宿、文创等产业,做好农旅文旅融合大文章。通过承接国际国内赛事、举办高端论坛、邀请名人游览推介等方式提升鬼谷岭知名度,让云雾山成为人们愿意来、愿意住、愿意玩的宜居地。

(三)回应期盼,增进民生福祉温度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顺应群众期盼,在民生保障上用心用情。一要注重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坚持一手抓乡村振兴,一手抓脱贫成效巩固,在过渡期内,继续实施“四个不摘”政策,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扶贫扶志,增强脱贫户自身“造血”功能。二要加强基础建设。管护好全镇饮水工程,提升安全饮水质量;积极争取增设变压器,提高供电可靠性;管护好全镇村组道路,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完成石迎公路双河至剪口垭段和丁家坝至银杏坝公路拓宽改造,建立横纵相联的便捷交通网。三要推动生态文明。严守生态红线,毫不放松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保洁员考核机制,鼓励创建文明乡村。四要抓好社会保障。进一步强化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监管,倡导全民文体健身,着力提升全乡群众的生活品质。严格按照程序、标准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实现群众评、群众议、群众享受。五要关注弱势群体。加强对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落实国家相关保障政策,更加注重发现、解决他们心理方面的问题。

(四)联防联控,夯实安全稳定厚度

坚持底线思维,注重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统筹协调党委政府和党员群众的力量,不断提高管控处置风险能力。一要抓好防汛防滑。当前正值汛期,全体镇村干部和党员群众要提高警惕,克服麻痹大意思想,要盯紧重点河道、山体、路段等地,科学预防,提前预警,有效防止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二要抓好护林防火。落实伐木审批、护林员巡查等制度,营造浓厚的护林防火氛围,严控火源,确保零火情。三要抓好交通安全。围绕“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工作目标,统筹各方面力量,常态化从严管控,从严治理,确保零事故。四要抓好社会安全。统筹做好非煤矿山、建筑施工等各领域安全生产,关注学生假期人身安全,严防重大安全事故和治安、刑事案件发生。五要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及时掌握返乡人员信息,提升摸排响应速度,确保无疫情发生。六要切实维护大局稳定。按照“三五三”工作法要求,以民情书记“三本账”为抓手,把矛盾和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注重发挥法律顾问、司法所、派出所的作用,实行司法提前介入,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各位代表、同志们,展望“十四五”,云雾山镇发展大有可为,前景广阔。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解放思想,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为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加快建设美丽和谐云雾山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