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石泉县情> 旅游康养> 文化石泉>正文详情
索引号 xzfgzbmsqxrmzfbgs-GK-2022-3292 发布日期: 2022-09-15 14:32
来源 池河中学
内容概述 9月13日,池河中学邀请陕西省戏曲家协会会员、县“汉调二黄”专家孙继红来校为师生宣讲“汉调二黄”的历史渊源与表演特点,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风采,引导广大学生学习非遗文化,勇担传承非遗文化的青春使命。

池河中学:“汉调二黄”进校园 传承非遗“启后生”

“同学们,请问有谁知道汉调二黄的十大行当?”9月13日,池河中学邀请陕西省戏曲家协会会员、县“汉调二黄”专家孙继红来校为师生宣讲“汉调二黄”的历史渊源与表演特点,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风采,引导广大学生学习非遗文化,勇担传承非遗文化的青春使命。

活动中,孙继红老师以PPT为媒介,向学生介绍了“汉调二黄”的由来和起源,列举了“汉调二黄”的发展变迁,展示了“汉调二黄”在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同时就其表演中的“唱、念、做、打”四项基本功做了详细解读,并现场为学生示范了各行当的唱腔和动作要领,指导学生了解汉剧、熟悉汉剧,激发广大学生对家乡非遗文化的热爱和学习兴趣,争当知乡土、懂民俗、有内涵的青少年。

为进一步加强非遗文化的传承力度,活动中,该校还聘请孙继红老师为学校汉剧课程兼职教师,让学生足不出校即可学习“汉调二黄”,零距离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

汉剧如汉水,源远且流长。该校负责人胡宇田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将腰鼓、二胡、舞狮等非遗文化和学校德育工作相融合,充分挖掘非遗文化中的育人价值和潜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创造性地落实“双减”政策,让学生在学习非遗文化中开阔视野、提升素养、坚守使命,提升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三个课堂”建设在校园同频共振、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