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正在全面推进,小区环境焕发新颜,城市面貌整体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逐步攀升。从“改好”到“管好”,县物管所在老旧小区投入巨资改造后如何完善后续管理,打造更高品质的生活空间下足功夫,做足文章。
一是引导群众自治,激发内生动力。老旧小区类型多样、情况复杂,居住的大多是中低收入家庭,全面引进物业难度极大。改造过程中,与小区群众打成一片,积极指导成立业主委员会,选好楼院长,实行“楼院长管理制”,楼院长要做到“五员六查”。“五员”是指楼院长做好管理小区环境的卫生员、为民办事的服务员、处理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小区运行的安全员和文明行为的倡导员;“六查”包括检查院落保洁、乱搭乱建、绿化养护、公共设施、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以及文明习惯养成等,通过业主委员会,楼院长发动引导居民养成文明习惯,提升文明意识,强化主人翁责任感,自觉维护小区改造成果。
二是引进物业企业,发挥管理成效。对具备引进物业企业的老旧小区,鼓励通过打通相邻院落、实现连片式物业管理,或通过“物业企业+社区+业委会+楼院长”共同管理模式,在有效降低物业服务费的同时,改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后续维护管理问题,进一步提高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整体水平,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对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补齐老旧小区人居环境短板,推动老旧小区逐步实现标准化物业服务,全面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
三是发挥党建引领,打造红色物业。积极探索“党支部+社区+业主委员+楼院长+物业服务企业”的五方联动“红色物业”管理模式,组建改造小区临时党支部,吸纳骨干党员担任楼栋长,依托楼层设立党员中心户,通过座谈、走访、微信互动等方式,由党员带头讲政策、查堵点、议方案、聚人心,强化小区后续管理。
同时,依托基层党组织引导群众参与贯穿老旧小区改造、管理全过程,做到“方案共谋、环境共管、服务共享、效果共评”,实现小区后续管理透明化、规范化。积极探索小区治理新模式,完善小区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居民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