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金钥匙”“杀手锏”让“盗抢骗”
无处遁形
□本报记者 阮仕喜 通讯员 徐以勤
2016年,在打击“盗抢骗”犯罪专项行动中,安康市公安机关充分发挥“信息制导、合成作战”优势,破获“盗抢骗”犯罪案件2643起,同比上升28.9%,排名陕西省第一。
成立由市委、市政府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
安康市委、市政府对打击“盗抢骗”犯罪行动高度重视,市委书记郭青、市长徐启方相继作出批示,要求全市公安机关精心组织、精准发力,确保打击行动取得实效。安康市公安局党委确立了“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理念。
为有序有力推进专项行动,安康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领导领衔挂帅,市委政法委、市政府办、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形成“政府主导、公安主力、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组织体系。
以专业打职业、以体系打流窜、以隐蔽打秘密
近年来,安康“盗抢骗”案件多发高发,犯罪职业化、智能化特征十分明显,团伙性、系列性、跨区域性尤为突出,发案多、破案少、追赃难一直困扰着警方。
如何破题?怎样重拳出击?成为能否取胜的关键。对此,安康市公安局以科技信息化建设为“金钥匙”,以“互联网+”为“杀手锏”,建立“信息制导、合成作战”新机制,建成全警作战平台,找到了侦查破案的“秘方”和“绝招”。
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为载体,安康市公安局充分利用全警作战平台,攻克了一大批系列性、团伙性、跨区域性犯罪案件。2016年5月,汉滨城区多个小区连续发生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受害人家中的保险柜、现金等财物被洗劫一空。省公安厅将该案列为挂牌督办案件。11月初,办案民警通过全警作战平台对案情、现场、视频反复研判,利用套牌车辆碰撞比对,锁定车辆真实牌照及嫌疑人身份后循线追踪。
以大数据应用为背景,安康市公安局全警作战平台集成社会信息资源、公安内部资源及视频监控资源,形成“以专业打职业、以体系打流窜、以隐蔽打秘密”的工作机制,合成作战,决战决胜。据统计,2016年,安康市公安局全警作战平台共协助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200余起,打掉团伙14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52名,抓获在逃人员41名。
“现勘系统”为案件侦破、串并提供强力支撑
长期以来,安康市公安局刑事技术部门受人员、装备等因素限制,部分案件特别是“盗抢骗”小案现场得不到及时勘查,导致一些案件既缺少线索破不了、又缺乏证据移诉不出去。
同时,安康市公安机关紧扣“破小案,暖民心”这条主线,制订出台《安康市开展“深化破小案、严打盗抢骗”专项行动指导意见》,从“如实立案、打击防范,警务协作、合成作战,破案追赃、服务民生,机制保障、考核奖惩”四个方面,提出“四小、四大、四重、四用”十六条措施,成为打击“盗抢骗”犯罪的“利器”。2016年2月,岚皋城区连续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件,涉案金额20余万元。技术民警通过对现场提取的指纹进行分析,成功比中前科人员邱某。
这些“小案”的快速侦破,得益于安康市公安局建成的“现勘系统”,为案件侦破、串并、移送起诉提供了强力支撑。2016年,该系统共提交各类刑事案件现场勘验信息4418条,勘查率达到80.5%,同比提升45%,其中“盗抢骗”案件信息3388条;与执法办案系统关联率达100%,勘查率达到100%,同比提升30%;痕迹物证利用率为30.1%,同比提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