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4日,陕西省公安厅《陕西公安刑侦工作》 “2017秦鹰”专项行动专刊第21期以《西安、宝鸡、安康集中打击“盗抢骗”行动创新经验做法》为题,全面推介安康集中打击“盗抢骗”行动创新经验。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编者按:3月2日,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张安新在2月24日公安部编发的《强基固本求突破,机制引领争一流,陕西宝鸡市公安机关创新侦查破案模式助力集中打击盗抢骗行动》(公安部集中打击盗抢骗行动专刊第57期)上批示:“宝鸡的作法示范性很强,刑侦局对宝鸡及全省的好做法进行一次总结归纳,指导全省工作”。为贯彻落实厅领导批示,现将西安、宝鸡、安康在打击盗抢骗犯罪行动中总结的有益做法予以刊发交流,希望各地认真学习借鉴,积极推广他们的创新经验,主动适应打击刑事犯罪新常态,深入研究以大数据、信息化应用为支撑,以案件串并、智能比对、类案侦查等为手段的新机制、新战法,切实抓住破解问题的“关键点”,强力夯实侦查打击的支撑点,努力提升打击效能的增长点,不断推动刑侦工作转型升级,深入扎实开展集中打击盗抢骗“大冲刺”行动,确保专项行动取得丰硕成果,为实现全省刑侦工作追赶超越做出积极的更大的贡献。
坚持问题导向 创新体制机制
安康市公安局打击“盗抢骗”犯罪行动
成效显著
2016年4月,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盗抢骗”犯罪专项行动以来,陕西省安康市公安局在省公安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问题导向,创新体制机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向“盗抢骗”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取得显者成效。2016年,全市公众安全感为94.43%,公安满意度为93.47%,排名全省“双第一”。全年共立盗抢骗案件3516起,破获2643起,立案同比下降3%,破案同比上升28.9%。抓获惯犯累犯538人;五类侵财犯罪起诉328人,同比上升5.5%;判决五类侵财犯罪人数369名,判处5年以上刑罚40人,“重刑率”为10.84%,同比上升3.4%,实现了“三个上升”的阶段性目标。
一、领导重视、各方协同,为深入推进打击“盗抢骗”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对打击盗抢骗行动十分重视,郭青书记,徐启方市长,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明,副市长、市公安局长杨尚伟相继作出批示,要求全市公安机关精心组织、精准发力,确保打击行动取得实效。市公安局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创造性地作出了“深化破小案、严打盗抢骗”的决策部署。市公安局党委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理念,制定了《三年行动总体方案》、《2016秦盾“深化破小案、严打盗抢骗”犯罪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自2016---2018年,起诉侵财犯罪犯罪嫌疑人、重刑率和起诉外地案件逐年上升1%、2%、1%的奋斗目标。为有序有力推进专项行动,全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领衔挂帅,市委政法委、市政府办、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研究、全面指导、协调推进,形成了政府主导、公安主力、部门协同的打击“盗抢骗”犯罪工作组织体系。
二、坚持以全警作战平台和反诈中心为依托,严厉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为有效提升团伙性、系列性和跨区域性案件的打击能力,安康市公安局以科技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互联网+为手段,建成了全警作战平台。全警平台以“六位一体”多侦联动、“1+X”多警联动、“3+3”多方联动机制为牵引,充分利用平台资源优势,运用“355”工作法及视侦拓展、人像识别、数据分析、技术比对等多种侦查手段,创新工作战法,开展日常研判、战时研判和主题研判。2016年,全警作战平台共协助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200余起,打掉团伙14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52名,抓获逃犯41名。为有效遏止新型网络犯罪近年来高发蔓延之势,安康市公安局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打击治理新型网络犯罪联席会议的统一部署,2016年9月底建成由刑警支队牵头,各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共同参与的反诈中心,整合全市通信、银行、公安等部门资源,建立“公安、银行、通信” 三方合署办公,“封堵、冻结、打击”一体化运作的打击防范机制。反诈中心建成运行以来,共阻止电信诈骗案件243起,阻截、清理、封停非实名银行账户312个,查询、冻结银行账户317个,关停违法电话200部,拦截非法主叫号码100个,查处非实名电话300个,查询涉案电话1378个,止付涉案资金260余万元,避免群众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三、加大刑事技术分室建设和管理,认真落实“一长四必”机制。针对多发性侵财犯罪等一般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率偏低、质量不高的问题,市公安局认真贯彻公安部“贵阳会议”及全省“延安会议”精神,加大刑事技术分室建设力度,全面推行“一长四必”现场勘查新机制,实现“现场必须勘查,质量必须保证,鉴定必须准确”的目标。2016年,全市公安机关共建成技术分室91个,占派出所总数的75%,投资450万元,统一配备了勘查箱、照相机、采集仪等基础装备,举办刑事技术培训班5期,轮训500余人次,技术人员由原来的90余人增加到320人,增幅达350%,努力保证“小案有人勘、物证能提取、信息会录入”。投资75万元,完成了现勘系统2.0版本升级维护改造。全年共提交各类刑事案件现场勘验信息4418条,勘查率达到了80.5%,同比提升了45个百分点;其中盗抢骗案件信息3388条,与执法办案系统关联率达100%,勘查率达到了100%,同比提升30个百分点。痕迹物证利用率为30.1%,同比上升20%。
四、研究制定16条具体措施,不断深化打击“盗抢骗”犯罪行动。打击“盗抢骗”犯罪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紧扣“破小案暖民心”这条主线,坚持问题导向和制度创新,制定出台了《安康市开展“深化破小案、严打盗抢骗”专项行动指导意见》。从如实立案、打击防范,警务协作、合成作战,破案追赃、服务民生,机制保障、考核奖惩四个方面,研究提出了“四小四大四重四用”16条措施,明确要求把“立小案、勘小案、破小案、防小案”作为基础性工程常抓不懈;把“大整合、大侦查、大技术、大协作”作为技术性难关攻坚突破;把“重破案、重追赃、重退赔、重返还”作为惠民工程紧抓不放; 把“用机制固化、用战法引领、用考核倒逼、用宣传鼓舞”作为长效机制常态保障。16条措施切中要害、补齐短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进一步深化了打击“盗抢骗”犯罪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