攥紧破案的拳头
——安康公安建设“合成刑侦”侧记
打击犯罪是公安机关的主业。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近年来,安康公安机关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持刑侦机制创新,深化合成作战体系建设,整合公安、社会资源,十指发力、聚指成拳、主动出击,形成强大合力,打击效能不断提升。
聚合警力,向违法犯罪分子“铁腕亮剑”
2017年2月18日凌晨,汉滨区水景湾小区两名未成年人在家中被害。案发后,市区公安机关抽调刑侦、技侦、网安、合成作战室等多警种共计200余名警力全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经现场勘查、调查走访,很快锁定了已潜逃的重大嫌疑人成某某。专案指挥部立即调整警力部署,组成搜捕、研判、守候、技术等10个工作组,调动4条警犬和3台无人机,发动村组干部群众近100余人,配合7个搜捕小组对犯罪嫌疑人可能藏匿的山林、农户、搬迁空置房屋等区域围堵搜捕,设置9个卡点对犯罪嫌疑人可能逃跑的路线实施盘查拦截。经过85个小时的昼夜奋战,终将藏匿在县河镇一山崖下石洞内的犯罪嫌疑人成某某抓获。
在侦破此案过程中,安康公安机关采取了多种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侦查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展示了公安机关聚合警力、合成作战的强大威力。近年来,安康公安机关以“做强刑侦、做实派出所”为思路,充分运用刑侦、技侦、网侦、图侦“四大技术”,落实分类侦查制度,把破案的触角不断延伸。刑侦部门负责重特大刑事案件侦办,派出所负责一般刑事案件侦办,刑侦部门给予技术支持指导。市公安局建成了集“情报研判室、视频侦查室、合成作战室、反恐指挥调度中心、反电信诈骗中心”为一体的全警作战平台,强力推行“同室同台同步”工作模式,形成多警种通力协作、优势互补、信息互通、警力互动的“大刑侦”格局,成为侦查破案的前沿阵地。各县分局按照体制不变、机制先行的原则,科学整合刑侦警力,探索以专业队伍建设为核心的“4+N”警务运行机制改革,组建信息研判、视频侦查等专业侦查中队。刑侦部门与派出所捆绑责任,协作配合,整体作战,双向考核,分工负责侦破命案等严重暴力犯罪、侵财犯罪、“黑拐枪”犯罪,更好地适应专业化、实战化的要求。2016年,全警作战平台共协助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200余起,打掉团伙14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52名,抓获逃犯41名。
整合资源,编织侦查破案“数据天网”
为倾力打造“互联网+警务”,引领打击方式改革创新,安康公安机关充分整合公安网、视频网、互联网数据资源,融合手机信息、车辆信息、物流寄递、二手交易等信息资源20余类600余项,实现资源共享,强化资源合成、警种合成、上下合成、环节合成四种合成模式,为开展信息研判、网上作战提供鲜活、有效的资源,为全警提供“一站式”查询服务平台。2016年7月8日,旬阳县甘溪镇发生一起丢包诈骗案,受害人被骗现金8700元及手机一部。旬阳县公安局刑侦、派出所同步上案,迅速调取案发现场及周边视频,成功发现嫌疑人的影像资料和多次更换假牌照的嫌疑车辆视频信息。根据全市卡口比对碰撞,结合车辆型号,快速查清了嫌疑车辆的真实信息和活动轨迹。利用公安数据库和互联网社会信息综合查询研判,最终确定了重庆籍嫌疑人肖某等人的真实身份。9月18日,肖某等三名嫌疑人在重庆一宾馆内被抓获,成功破获此案。
2016年,我市建成由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牵头,各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及相关警种部门共同参与的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整合通信、银行、公安等部门资源,三方合署办公,形成“封堵、冻结、打击”一体化运作的多部门合成打击防范机制。截至目前,市反诈中心共阻止电信诈骗案件43起,避免群众经济损失500余万元,阻截、清理、封停非实名银行账户312个,查询、冻结银行账户317个,关停违法电话200部,拦截非法主叫号码100个,查处非实名电话300个,查询涉案电话1378个,止付涉案资金260余万元。2016年4月19日,宁陕县居民张某被人以申请扶贫项目资金为名诈骗现金9万余元。市反诈中心、市局刑警、技侦、全警作战平台和宁陕县公安局同步上案,从信息流、资金流研判分析,赶赴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锁定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李某某、吴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2017年2月,在江西、云南警方的协助下,将两名嫌疑人抓获归案,收缴银行卡10余张,查获涉案资金130余万元,串并破获电信诈骗案11起。
完善机制,铸就开启侦查破案的“金钥匙”
市公安局从服务实战出发,突出“破大案保稳定、破小案暖民心”的理念,按照“制度+机制+战法”的新模式,制定了“破小案”工作机制和“1+X”合成作战机制,不断完善合成作战、绩效考评、情报研判、经营打击、信息采集五大工作机制,运用“355”工作法及视侦拓展、人像识别、数据分析、技术比对等多种侦查手段,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案件合成”向“机制合成”转变,为侦查破案提供全面支撑。通过体系、队伍、机制建设,整合资源、深挖潜能,以合成组织指挥、合成专业研判、合成专业打击,实现现代侦查方式升级转型。据统计,安康公安机关创新运用合成作战新机制以来,破案3170余起,破获重大刑事案件7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07名,刑事拘留2090名,起诉1859人,打掉团伙170个650人,抓获网上逃犯159名,追缴涉案赃款520余万元。
2016年2月27日13时许,安康市高新区发生一起杀死3人的特大命案。此案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且在交通要道行凶杀人,引起媒体高度关注,社会影响十分恶劣。市公安局立即启动侦破命案工作机制,抽调市局机关、高新、汉滨分局和相邻县区警力成立专案组,共出动警力500余人次,车辆50余台,发动群众3000余人,全力以赴抓捕犯罪嫌疑人。经过近17个小时的彻夜奋战,于次日早6时许,在汉滨区张滩镇将犯罪嫌疑人刘某某成功抓获。
2016年7月至11月,岚皋县大道镇相继发生多起攀爬入室盗窃农户财物案。岚皋县公安局根据侦破侵财案件工作机制,对每起案件逐一开展现场堪查、摸排走访、视频追踪、信息研判,成功提取了嫌疑人作案前饮用的饮料罐及遗弃的摩托车。经市局技术部门检验鉴定并同全国信息库比对,确认嫌疑人为前科人员方某某。该方被抓获后,通过审讯深挖、比对串并,一举破获了汉滨、岚皋、紫阳等地系列攀爬入室盗窃、损毁车窗盗窃车内财物案19起,涉案价值15万余元。
全警作战,克敌制胜的“撒手锏”
按照“大案同步上案、小案按需上案、常态开展研判”的工作要求,形成刑侦、治安、技侦、网安、交警、派出所、指挥中心、刑事技术、视频侦查等多警种同步上案、同步取证、同步巡查的“多警合一”联动机制。综合运用各种人力资源和现代科技手段,汇集优势、凝聚智慧,全方位服务破案追逃,实现资源、力量、手段的高度合成和“上下联动、左右合力、规模打击”的效应,在侦破重特大刑事案件、系列团伙案件、跨省跨市流窜案件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全市命案等严重暴力犯罪破案率达到100%,重特大案件破案率达到98%以上。
2015年12月份,我市连续发生20余起冒充安康市公安局实施的电信诈骗案件,涉案总金额高达200余万元。市公安局决定由刑警支队牵头成立“1.07”专案组,组织市局相关部门和涉案县分局迅速开展侦破工作。市局刑侦、网安、技侦、出入境、DQB等部门协同作战,为专案开设“绿色快速通道”,第一时间开展技术侦控、信息查询、研判布控等工作;汉滨分局、汉阴、紫阳、岚皋、宁陕、平利县局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团结一致,为实现有效打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专案组历时14个月,辗转10省50余市县,抓获特大跨国系列电信诈骗犯罪团伙成员60名,缴获银行卡320余张,追缴赃款85万余元。
2016年初,我市警方获悉一条重大贩卖毒品案件线索,抽调市局刑警、技侦、禁毒支队和汉滨、白河警力成立专案组,在安康、西安、陕鄂交界处开展秘密侦控工作。通过长达2个月的侦查经营,于3月下旬全面收网,10余个抓捕小组同步开展抓捕工作,先后抓获贩毒网络主要成员22名。在专案侦查经营过程中,又获悉另外一条贩毒案件线索。专案组立即制定周密的抓捕计划,兵分多路,布下天罗地网。通过不间断地跟踪守候,成功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斩断了一个盘踞陕西、广东、湖北、湖南4省的贩毒网络。两起特大贩卖毒品案共抓获27人,缴获毒品10公斤。
区域协作,将犯罪分子“铁壁合围”
2016年3月8日,镇坪县城关镇连续发生3起入室盗窃案件。嫌疑人使用自制开锁工具,溜门入室疯狂作案。经调取、追踪县域卡口监控和街面高清探头视频,确定了嫌疑车辆和4名戴鸭舌帽、口罩进行伪装的重点嫌疑人。经轨迹分析,该团伙作案后驾车逃窜至重庆市巫溪县。镇坪县公安局立即将案情向巫溪警方通报,两地公安机关迅速启动区域协作,互通情况,共享资源,迅速将团伙成员抓获,核查该团伙流窜至陕西、重庆、河北、河南等省市作案20余起,价值10余万元。
这起案件我市公安机关通过跨区域协作快速侦破案件、抓获流窜犯罪嫌疑人的一个缩影。我市处于川、陕、鄂、渝四省市结合部,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成为打击流窜犯罪、协外抓获逃犯的重要战场。区域协作是应对跨区域流窜犯罪高发态势、提升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整体水平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不断拓展警务协作新领域,积极参与、构建“泛关中地区刑侦协作”、“川陕鄂渝”边界区域警务协作,秉承“常态、共享、联动、共赢”的协作宗旨,大力推进区域打击犯罪一体化,形成了“分工合作、优势互补、高效便捷”的协作联动现代警务模式。通过边界区域刑侦协作,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名,抓获网上逃犯5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