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工作概述(九月)
一、接警处置情况
2017年9月份全市共发诈骗类案件54起,其中电信诈骗案件52起,止付金额9150.27元,冻结金额41539.53元;通过电话预警成功阻止案件发生86起,避免群众经济损失134万元。
典型冻结、止损案例:
1、2017年9月14日,汉滨分局江北派出所接报警人电话称,岳某接到一个自称是安康市公安局民警的电话后,以被害人涉嫌洗黑钱为理由,诈骗被害人8000元现金。后发现被骗,遂来报案。民警迅速通过电信诈骗平台成功全额止付涉案资金8000元。
2、2017年9月7日13时,岚皋县自来水公司刘经理接到一电话冒称曾经是岚皋县自来水公司牛经理,因最近有事需向其借款10000元,后刘经理向其提供银行账户打款后无法联系到对方,发现被骗,立即报警,民警迅速通过电信诈骗平台成功全额冻结涉案资金10000元。
二、案件情况
1.总体情况:全市共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2起,环比下降15.87%,损失金额96.93万元,单起案件最高金额达15.12万元,为汉滨区郭海浪被人以淘宝刷单的方式诈骗15.12万。
2. 全市各地情况:发案数前三为:汉滨区21起 、汉阴县9起、岚皋县5起,其中案件占比分别为:汉滨区39.62%、汉阴县16.98%、岚皋县9.43%;涉案资金前三为:汉滨区41.73万、汉阴县13.01万、紫阳县7.98万,其中涉案资金占比分别为:汉滨区43.05%、汉阴县13.98%、紫阳县8.23%。
三、案件特点分析
9月份发案最多的案件分别是“QQ刷单诈骗”(10起)、“冒充公检法诈骗”(10起)、“冒充领导、熟人诈骗”(7起),其中:“冒充公检法诈骗”发案数最为突出,占全部诈骗案件的18.86%,环比上升23.12%。
另外,9月份全市电信诈骗案件中“QQ刷单诈骗” 较上个月环比上升42.85%、“冒充领导、熟人诈骗”较上个月环比下降12.50%、“冒充公检法诈骗”类案件发案较上个月环比上升50.00%。其中“冒充公检法诈骗”涉案资金最大。
针对上述近期高发的几类案件,各区县在提高止付效率的同时要结合作案手段特点等,认真开展案件分析、研判,并进行利用微信、微博等公共平台进行针对性专题宣传,避免同类案件继续上升。
四、平台运行情况
9月份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录入公安部电信诈骗侦办平台案件584起(包含一案多帐号录入),环比上升34.25%;案件录入率48.14%,成功止付16起,环比下降33.33%;止付金额9150.27元,环比下降66.49%;成功冻结8起,环比上升0.00%;冻结金额41539.53元;明细查询212笔,环比上升17.77%,持卡查询15笔,环比下降81.92%。
九月份各县区录入情况柱状图
五、商业银行及运营商工作情况 9月份中心商业银行及运营商共查询信息139次共397条(次),其中开户(机主)信息139条、银行(运营商)关联信息143条、交易(话单)明细115次。为成功止付、冻结涉案账户提供有价值信息211条,为避免受害者遭受财产损失,对侦查办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九月份商业银行及运营商信息查询数据统计 单位名称 开户(机主) 信息 银行(运营商) 关联信息 交易(话单) 明细 建设银行 22 31 24 农业银行 20 31 16 工商银行 22 25 22 中国银行 7 6 4 邮储银行 20 9 20 陕西信合 12 12 26 中国移动 15 18 0 中国联通 10 6 3 中国电信 11 5 1 合计 139 143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