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防范“五关键” 夯实管控“五要素”
全市治安部门决战决胜十九大安保攻坚战
党的十九大安保工作进入战时决战关键阶段,全市公安机关治安部门紧紧围绕市局总体安排部署,以“三个不发生”为工作目标,严格履职“守土有责、守土履责、守土尽责”最高要求,紧紧抓住“人、事、物、面、点”治安重点要素管控,全面强化安保维稳措施,坚决打赢十九大安保攻坚战。
强化最严责任—“盯住人”。全市治安部门把管住重点人员和重点群体作为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走访调查落实涉恐、涉稳、涉毒、信访、刑释解教、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重点人员的管控措施,完善“一人四管”机制,健全工作台账,逐一明确责任领导,分类分层次落实管控措施,逐人看死盯牢,坚决防止重点人员失控漏管造成现实危害,严防发生赴省进京访和非法聚集事件。截止目前,全市治安部门管控的19名非访重点人员、608名重型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七类治安重点人员共4445人,均未发生漏管、失控、滋事、上访案事件。
紧抓最实措施—“防住事”。全市治安部门以推进“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集中采集为抓手,紧紧围绕征地拆迁、工程建设、欠薪欠款、医患纠纷、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领域的不稳定因素开展再排查,扎实开展影响社会稳定矛盾问题大排查大化解,对矛盾问题和风险隐患,按照“问题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要求,逐一夯实责任、落实整改措施;对排查出的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社会风险评估研判,成立专班,进行集中攻坚,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对难以化解的落实稳控措施,坚决看死盯牢,努力把各种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内部、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全市共化解各类矛盾2680起,有效预防了重大“民转刑”案件、个人极端案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发生。
坚持最高标准—“管住物”。全市治安部门扎实推进“三个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枪违法犯罪,重拳打击网络贩枪犯罪,抓好土火枪排查收缴,严管危爆物品,扎实开展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全面加强爆炸物品、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散装汽柴油、管制刀具管控,紧盯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治安重点地区,加强对出租房屋、废弃厂房、建筑工地、偏远村庄等区域的隐患排查整治,全力抓好寄递物流专项监管,严格落实“三个100%”制度,最大限度堵塞安全漏洞,确保“不打响、不炸响、不流失”。截止目前,全市检查公务用枪单位50余家,民用涉枪单位3家,排查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89家,加油、加气站195家,寄递物流网点481个,查处公安部督办涉枪案件5起、非法销售散装汽油案件12起、非法存储危险物质案件3起、非法存储制造爆炸物品案件3起;严格督促落实寄递物流“三个100%”制度,对不按要求安装“X光机”企业,一律停业整顿,约谈法人代表,没有加贴安检标识的邮件、快件,一律不准予出安。
投放最大警力—“控住面”。加强社会面巡逻防控,强力落实“三提一降”和“五级巡防”体系建设,落实重点部位武装执勤、公安特警屯警街面动中备勤、人员密集场所高峰勤务、公安武警联勤巡逻机制,中心城区启动了公安武警联勤巡逻,特警支队全力参与中心城区街面巡防,全面加强对重要基础设施和人员密集场所、公共交通设施的安全守护,加大巡逻频次和密度,最大限度把警力摆上街面,增强控制力和震慑力。截止目前,全市共出动警力4826人次,盘查人员11397人,盘查车辆8601辆,现场制止违法犯罪活动72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0人,查获危爆物品10.79千克,爆竹45000响,救助群众195人次,极大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为全面加强社会面管控,市局在10月17日晚,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十九大安保清查集中统一行动,清查行业场所1033家、出租屋597家,查获刑事案件5起、“黄赌毒”案件54起,打掉犯罪团伙2个,刑事拘留13 人,治安拘留 62人,治安处罚115人,抓获网上逃犯4人。汉滨、高新、旬阳、石泉、汉阴、白河等县在10月21日晚开展了第二次治安大清查行动,为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展现最强力度—“守住点”。坚决守住出安、到省、进京交通要道,按期完成了全市20个公安检查站升级改造建设。自10月10日起,“十天”高速陕鄂界检查站启动了一级查控勤务,全面加强对重点车辆、重点人员、重点物品安全检查,做到查控100%,其他19个“省、市际交界”及 “环安康城区及各县城关”检查站全部实施三级查控勤务,对人员、车辆和物品做到“逢疑必查、逢患必除”。同时,在高速出入口、汽车站、火车站等重点部位加大检查盘查工作力度,坚决守住进出安康的交通要道。全市共出动警力7900余人次,车辆3800余台次,检查车辆48000余辆,检查人员116700余人次,查获违法犯罪人员15名,收缴管制刀具31把、弓弩3个、火枪1支、汽油50斤。
目前,全市公安机关治安部门正以决战决胜的态势,坚决打赢十九大安保攻坚战,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