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紫阳县公安局以深化公安改革为动力,以推进“四项建设”为主线,通过推进“技术强基”、做强“合成作战”、启动“案审分离”,创新打击犯罪新机制,实现了打击效能和办案质量双提升。
一、“技术强基”如虎添翼,走专业化现勘之路。一是硬件先行,夯实基础。紧紧抓住刑侦改革有力契机,做强刑事科学技术侦查,加大对现场勘查装备的硬件投入,先后购置了实验室操作台、熏显柜、红外紫外观察照相系统、红外夜视现场取证仪、专业照录像器材等一批高精尖端设备,建成150平方米的标准化尸体解剖室,打造出了 “全国一级刑事技术室”。同时,落实各基层派出所确定了2名兼职技术员,建成17个派出所刑事技术分室,形成了刑事技术侦查工作“大格局”。二是优化模式,分级勘查。将全县划分为3个片区,分设3个专职勘查组,每组2名专职技术员,负责成片性、系列性侵财案件和重大、复杂的案件现场;各派出所兼职技术员负责对本辖区无需专业技术处理的案件现场勘查工作。今年以来,共勘查各类案件现场315起,录入率100%,物证提取率42.3%,通过现场物证比中破案113起。三是强化培训,提升水平。以“轮值轮训,战训合一”为载体,分期抽调各派出所技术员和侦查员到技术中队学习现场保护、现场访问、现场勘验及痕迹物证的提取包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切实增强技术员和侦查员现场勘查能力和信息采集能力,提高现场勘查技术队伍的法律素质、业务素质。截止目前,共举办培训班5期,参训人员60余名,各单位兼职技术员均已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二、“合成作战”攥指成拳,走信息化强侦之路。一是搭建平台,四位一体。在县局15楼划设了50平米的办公区域,作为合成作战室,设置警情分析、指挥调度、天网图侦、情报研判等席位,汇聚整合网上追逃系统、DQB临控预警系统、全县视频监控系统、卡口智能追踪系统、人像比对系统、指纹比对系统等15个信息化实战平台,实现了“统一指挥、资源共享、集约高效、精确打击”一体化。二是健全机制,科学运行。先后制订了《紫阳县公安局合成作战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合成作战岗位工作职责》、《合成作战研判流程》、《情报线索互查机制》、《合成作战例会研判制度》等制度,从情报研判、线索核查、网上追逃、案件分析、人员管控等多方面细化分工、明确职责、规范流程,初步形成了科学高效的合成作战工作体系。三是突出实效,综合发力。对一般案件,由合成作战室开展由人到案、由案到人、人案关联分析研判,为各警种办案提供源头追踪、专线配侦、案件串并、盯案侦查和信息技术服务;对突发重特大案事件,由局领导坐镇合成作战室指挥,迅速调集相关警种,实行“统一集中办公、统一侦查思路、统一调兵遣将”,快速有效开展专项案事件攻坚。今年通过合成作战先后成功破获“5.20”跨省电信诈骗案、“7.6”特网络制售伪劣产品系列案件等一批大要案件,破案攻坚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三、“案审分离”强势入轨,走规范化执法之路。一是做优办案场所。坚持以信息化、实战化为引领,先后投资400余万元完成了县局办案中心和17个派出所的办案区规范化建设任务,建成了音视监控、审讯、案件管理、执法监督四大系统,为“两统一”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做强机构配置。在法制大队增设案审中队,注入3名能力素质过硬、办案经验丰富的民警,专职负责对全局刑事案件出口的统一审核把关、统一提请逮捕、移送审查起诉、与检查机关在批捕前后、侦查终结前后、诉中的统一协调以及刑事执法的监督考核,实现了监督管理服务一体化。三是做细机制建设。制定了《刑事案件“两统一”工作流程》、《法制部门与办案部门对接运行机制》等制度规定。明确了法制与侦查部门的职责分工、交接点和审核流程。法制部门主要负责对全局刑事案件进行“统一审核”。即统一对刑事案件立撤案、适用强制措施、报捕、移送等环节从程序、法律等重点环节进行审核把关,对案件主要证据、存疑证据、非法证据进行复核,未经法制部门审核、复核的案件一律不得审批。办案部门主要负责刑事案件的侦破、抓捕、审讯及相关证据收集、固定、补充、完善工作,有力促进了执法办案更加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