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保部门“五位一体”打造单位内部安全新屏障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1日 来源:安康市公安局 【字体:

 

2017年以来,全市公安经文保部门以提升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内部治安局势能力为核心,以信息化建设应用为动力,坚持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着力构建“打、防、管、建、创”五位一体内部治安防控体系,倾力打造单位内部安全新屏障。

一、突出重点,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一是以“防破坏、打盗窃”为重点,组织开展区域会战和破案攻坚,建立了区域协作、通报督办机制,破获“伪基站”案件2起、盗窃“三电”设施案件7起,打击处理21人,清查废旧金属收购站点220余家。二是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整治,对高校及周边隐患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共查处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场所80余处,消除隐患140余起。三是依法打击侵害医护人员人身财产安全和扰乱医疗机构秩序违法犯罪,协同相关部门依法处置医疗纠纷21起,打击处理8人。四是深化寄递物流领域严打整治行动,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安保工作,查处擅自变动和改造金融安全防范设施案件1起,查获2名爆炸盗窃银行取款机案件犯罪嫌疑人。五是加强执法检查工作,查处违反《内保条例》案件40起,行政处罚内部单位20家,处置扰乱单位内部秩序案件34起,打击处理70余人。

二、灵通信息,加强内部安全防范。一是进一步完善情报信息网络建设,共物建信息员1575名,收集情报信息868条。二是加强对金融协解人员、外教群体、少数民族师生职工动态信息预警研判,建立重点单位反恐维稳信息共享机制和预测预警体系,加强政治、高校、文化、宣传等重点领域阵地控制,提高了风险防范能力。三是围绕重要敏感时期、重大活动安保,持续开展重点单位、重要部位治安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常态化滚动排查化解机制。四是坚持动态管控、应急处置相结合,落实专职保卫值守制度,加强对重点要害部位巡逻防范和安全守护,建立预案1700余份,组织应急演练270余次。

三、严密措施,落实重点对象管控。密切关注特殊群体、重点人员动态,健全完善管控机制,督促落实管控责任措施,综合运用政策、法律、教育、帮扶等方法手段,加强重要、敏感时期的重点管控,严格落实重点人员“一人一专班”管控措施,及时防范化解和处置单位内部非法聚集上访活动,确保了十九大、全国及省市“两会”等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期间全市重点要害单位及重要基础设施绝对安全稳定

四、堵塞漏洞,创新推动防控网建设 一是强化保卫队伍建设。全市单位内部共建保卫机构1033个,配备专兼职保卫人员4100余人,完成了345家治安保卫重点单位、355名自建保安员信息采集备案登记,组织培训保卫人员2100余人次。二是强化单位物防措施。督促企事业单位成立警务室39个,新建微型消防站点184个,配备安保防卫器械5000余件,要害部位全部落实了“三铁一器”防范措施。三是强化单位技防措施。推动重点要害单位内部视频监控提档升级,加快视频资源联网整合,全面推进同公安机关联网,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指挥调度、巡逻防范、应急处置等联动机制。累计建成单位内部视频监控25000余个,286家治安保卫重点单位视频监控同公安机关联网,重点单位要害部位视频监控覆盖率达100%

五、统筹推进,全面深化“平安单位”创建。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监管、单位负责、社会参与”,全面深化平安安康建设,统筹推动打防管控建综合治理。会同综治部门加大联合检查力度,全面开展复检复查,推行警告摘牌制度,落实动态管理措施。共创建省级平安示范单位2家、平安单位54家,市级平安示范单位25家、平安单位322家,县级平安单位437家。县级平安单位创建率达62%,市级平安单位创建率达到50%,联合卫计、教育、工信部门创建平安医院53家、平安校园302家、平安企业300家。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