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探索视频警务新模式助力打击防范“双提升”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6日 来源:紫阳县公安局 【字体:

 

近年来,紫阳县公安局坚持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化要战斗力,升级完善视频监控网,大力推进“智防紫阳”建设,构筑起了一套能打能防的视频监控巡逻防控体系,有力服务了公安工作,提升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一、坚持合成保障,推进监控建设“撒豆成兵”。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与公安牵头相结合。积极向县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到政府财政支持,县委、政府将防控体系建设项目上升为党政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每年拨付500余万元资金,重点推进“天眼”工程、电子交警、视频合成侦查室等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坚持科学规划与统筹布局相结合。按照重点区域全覆盖、城乡要道全值守、要害部位全盯防的建设思路,该局组织协调技术、电力等人员,多次对全县的主要道路、主要居住区域、重点公共场所进行现场踏勘,精心抓好建设方案和选点布点工作,为工程建设和实战应用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坚持自主维护与外包维修相结合。对和社会单位自建视频监控,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财政支持,推进与指挥中心监控平台联网传输,接入经费由财政“买单”。针对后期运维,公安力量不足情况,与电信、联动、移动三家通讯公司签订合同,实行维护外包服务,确保监控探头画面稳定传输、无故障。

二、坚持以机换人,形成科技引领“鼠标巡逻”。一是推进探头站岗,织密监控网络。按照城镇道路交叉口无死角、主要道路关键点无盲区、人员密集区域无遗漏、治安复杂场所全覆盖的要求,累计建成视频监控探头5689个,其中高清探头336个,并接入500路社会面监控,全县17个镇212村(社区)实现监控全覆盖。同时,环县主干道高清电子卡口10个,实现“人过留痕、车过留影”,有效弥补了人力不足,有力提升社会治安动态打防质态二是购买检索工具,强化视频侦查。针对视频监控获取的海量信息无法整合、查询繁琐等弊病,该局购置视频检索工具,对提取的涉案视频进行视频检索,高科技智能化软件,有效弥补了人工不足,从而提高了视频监控利用效率,为侦查破案提供重要的突破口。三是建强系统平台,开启天眼巡防。改造升级了县局实战指挥大厅,建立了17个派出所、20个社区警务室视频监控平台,与县公安局监控中心联网传输,整合街头路面“天眼”监控、各类卡口以及医院、学校、企业、城市执法管理等社会面图像650余路,全县街头路面、背街小巷治安状况尽收眼底。同时,在各镇成立监控中心,组建专门队伍,以24小时、四班三运转机制,实现“探头站岗、鼠标巡逻

三、坚持拓展应用,构建服务实战“最强大腿”。一是开展比武练兵,创新技战技能。深化开展视频监控技能“大培训、大比武、大练兵”活动,不断创新视频监控系统技战法,努力挖掘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战能力,先后总结出了“行为反常识别法、活动轨迹法、信息对比法、接力跟踪法、实时监控法、便衣伏击法、固定证据法”等,有效服务实战需求,提升视频监控打防效能。二是加强合成作战,助力破案打击。投入150余万元建成了标准化的视频侦查工作室,配备专(兼)职人员6人,设有机房、视频查看区、信息研判区、图像处理区、物证保管区等席位,配备了视频图像检索处理系统和视频整合平台、视频勘查箱、视频移动单兵,视频模糊图像处理系统、信息研判平台等专业设施,制定《视频侦查工作规范》和《奖惩办法》,努力将“视频侦查”作为侦破案件新的增长点。今年以来,相继破获了李xx系列盗窃三轮摩托车案、“3.31”城关镇系列商铺被盗案,打掉流窜技术开锁入室盗窃团伙6个破获各类盗窃案129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90余万元三是延伸视频触角,服务社会管理。将触角延伸到服务各个行业和广大人民群众,为群众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矛盾纠纷、物品遗失、走失寻人等。今年以来,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帮助群众找回遗失物品51件,找回走失人员36名,化解矛盾纠纷165起,服务群众400余次。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